第(3/3)页 真正的钓鱼佬们正在发牢骚,说今日人多嘈杂,没法钓了。 蒋庆之一看势头不对,拿起鱼竿就跑。 京师没办法待了,蒋庆之进宫。 “陛下。”蒋庆之一番诉苦,嘉靖帝却淡淡的道:“这几日奏疏不断,往日那些对战事漠不关心之辈,却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边塞诗都做了无数。” 这些都是主动请缨的。 “朕烦不胜烦,便说此事需领军大将点头。” 合着是被道爷坑了! 蒋庆之欲哭无泪,“陛下,臣家中没法待了。” “这不是坏事。”嘉靖帝摩挲着玉锥。“那些人能主动请缨,可见看好此战。” 蒋庆之叹息,“陛下,他们不是看好此战,而是……您忘了往日和俺答部是如何厮杀的吗?” 论用兵,道爷真是外行,“你是说……” “固守。”蒋庆之挠挠头,“这不是小打小闹,俺答一旦出兵,铁骑至少五到十万。那些人觉着大明这边只能躲在城中固守。如此生死无忧,不但可混资历,若是小胜一场,还能攫取军功。这等美事儿哪找去?” “旱涝保收。”嘉靖帝明白了,他却不怒,而是问。“那么此战你以为是固守,还是什么?” 蒋庆之说道:“固守还是出击,这需要根据俺答部出兵的多少,以及出兵的方向,包括当时的天气,我军集结的人马多少,士气如何……” “朕明白了,随机应变。” “是。” 嘉靖帝饶有兴趣的问:“随军必须有文官,你觉着谁合适?” 蒋庆之摇头,“这事儿,不该臣过问。” 除非嘉靖帝当朝问蒋庆之,否则他不可能举荐。 还是本分,哪怕是后世也是如此。 嘉靖帝点头,“朕有数了。” 蒋庆之随后去亲切问候了在禁足期的景王,顺利获得他老娘的亲切接见,宾主二人进行一次友好商谈,最终并未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蒋庆之多次暗示过自己并无站队的心思,但卢靖妃却执拗的每次都要暗示一番。 老娘们真是麻烦啊! 裕王正在苦练刀法,见到蒋庆之来了,依旧是全神贯注。 只是你那下盘咋回事,蒋庆之纳闷,“说你呢!站稳了,这下盘怎地虚浮无力?昨夜去做贼了?” 裕王收刀,挠挠头,蒋庆之见边上有个宫人,一脸含情脉脉的看着裕王,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贪花好色的老毛病又犯了! 我打! 蒋庆之一顿毒打,裕王抱头蹲地。 晚些蒋庆之神清气爽的出宫,有人把消息传到了嘉靖帝那里。 “长威伯动手打了裕王殿下。” 嘉靖帝没问缘由,淡淡的道:“打得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