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达眸子一缩,知晓郑硕还有自己不知道的罪行。 且这罪行一旦被查出,必死无疑。 气氛骤然凝固。 蒋庆之坐下,微笑道:“老杜。” “伯爷。”打了一巴掌后就得给颗枣吃,杜贺知晓这个道理,闻弦知雅意,“此战若非大同边军悍勇,我也无法从容突袭。” 秦源也开口道:“正是如此。” 老秦不错……杜贺说道:“说实话,刚开始本侯以为大明边军连看门狗都不如,谁知晓一接敌,竟然气势如虹……令人意外呐!” 蒋庆之点头,“害群之马哪里都有,想来大同军中如黄柏般的将士不在少数。接下来的大战……是骡子是马便拉出来溜溜。谁若是立功,无需担心会被人抢功压制,元辅在此,定然会秉公处置。” 你这个狗东西……严嵩忍不住暗骂,心想这厮竟然又把自己拉出来背书,但表面上他必须做出姿态。 “将士们为国浴血奋战,若是遭遇不公,老夫岂有坐视之理?” 看! 这特么哪是外界口中的奸臣? 分明就是慈祥的邻家长者啊! 大堂内的气氛一下就活了。 “俺答大军的动向要及时侦知。另外,此次俺答两路人马直插大同两侧,这是准备长驱直入,直抵京畿之意。” 蒋庆之开口说道,众将纷纷凝神听着,有人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 黄柏能从蒋庆之那里学到兵法,并学以致用,今日才能一鸣惊人。 那我等呢? 学习气氛空前热烈。 赵文华麻木的看着这一切,而严嵩却饶有兴致的在旁听。 早有人说蒋庆之的小课堂颇为了得,仇鸾当初嗤之以鼻,后来听闻这厮和听过蒋庆之小课堂的武勋请教,也不以为耻。 “伯爷,俺答为何要两路?若是集中人马于一路,把握岂不是更大?”有人举手问道。 艹! 还学会了举手……赵文华仿佛回到了少年求学时的岁月。 “这个问题问得好、”蒋庆之笑的温和,让人忘记了先前的狠辣,“若只是一路人马,我军只需阻截一处。兵分两路看似分薄了兵力,可俺答令偏师直插京畿的用意何在?” 蒋庆之停顿了一下,给众人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偏师之所以是偏师,便因为无法达成重大目标的缘故。万余人马兴许能直抵京师,随后各处会如何应对?” 秦源说道:“京卫将会倾巢出动。” 杜贺说道:“周边官兵必然会全力出击。” “看。”蒋庆之摊开手,笑道:“不用本伯说,你等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没错,万余人马可以直抵京师,可随后将会面临围剿的窘境。” “俺答令偏师直插京畿的目的有二,其一,乱我军心。”蒋庆之放缓说话的速度,让诸将能慢慢思索,“京畿被敌军长驱直入,大同守军会惶然,担心京师震怒。而此时俺答率大军赶到,大同守军心慌意乱之下,可是对手?” 诸将点头。 “其二,偏师在京畿一带四处劫掠,威胁我军粮道。军中无粮,何来战力?” 蒋庆之把俺答的用意一一剖析出来,严嵩微微点头,觉得自己也收获不小。 “记住,两国厮杀,两军厮杀,从来都不是比拼哪边杀的人多,而是……”蒋庆之伸出三根手指,一一弯曲。 “天时,地利,人和……兵法乃是先辈的心血结晶,从不是什么形而上的东西。踏踏实实的去学,去领悟,自然有收获。” “谨受教!” 将领们躬身行礼。 然后发现自己好像搞错了地儿。 蒋庆之身后站着孙重楼和莫展,孙重楼干咳一声,莫展刚想去捂这厮的嘴,孙重楼却口快,“怎地像是学堂。” 诸将一想还真是,不禁赧然。 随后大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