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比吉跟随俺答征战无数,但到了中后期,他发现自己用兵越发凝滞了。也就是少了机变。 俺答也发现了心腹爱将的问题,稳沉有余,机变不足。 既然不够锋锐,那就去王庭看守门户,如此也算是知人善用。 比吉在王庭蛰伏数年,不断反思自己用兵的问题。 一无所获。 直至在乱岭关之前,当他准备撤军,而城头出现了大明龙旗时,比吉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问题所在。 ——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俺答令他率偏师南下时,看重的是他的稳沉有余。这一路会遭遇不少异常,稳沉应对才是王道。 当偏师受阻于乱岭关下时,稳沉就成了多余的玩意儿。 所以俺答的军令变了。 ——两日内下乱岭关! 这便是在提醒他,把你的稳沉丢掉,全力以赴,不管不顾的拿下乱岭关! 哪怕最后只剩下你一人,也得给本汗站在关头! 直至那一刻,比吉才彻底领悟这一切。 所以,当城头出现了大明龙旗时,他大彻大悟了。 稳沉,丢特么一边去! 大军南下,需要的是攻伐如火! 犀利如刀! 大彻大悟的比吉豁出去了,什么后果都不想,什么敌军援军……不想。 就一门心思的攻打乱岭关。 死伤! 无所谓。 我只要乱岭关! 败退! 杀! 我只要! 乱岭关! 当城头上他的麾下渐渐占据了主动时,比吉觉得自己前半生用兵的历程瞬息都在融会贯通。 他真的大彻大悟了。 他想起了当年一个被俘明人读书人的话。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用兵从无什么固定的套路,有的只是随机应变。 稳沉不是错,他错就错在一直稳沉。面对什么都稳沉。 那一刻比吉有一种悟道的空灵。 整个世界仿佛都不存在了,只有自己站在人间。 那些过往历历在目。 关头守军看似凶悍,但民夫来了,百姓来了。 说明守军已然是强弩之末。 此刻我该做的便是,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明悟的比吉刚想亲自冲到城下鼓舞士气,甚至亲自登城,率麾下一举破敌。 但就在此时,他却看到了那些来历不明,却野性十足的人马。 “大旗!” 一面大旗突然被打了出来。 “是明军!” 比吉身边的亲兵尖叫。 七千人马! 突然来袭! 比吉的空灵心态瞬间崩塌。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就一个念头。 “功败垂成!功败垂成!” 只需给他半个时辰,他就能控制关头。哪怕后续蒋庆之安排了多少人马来援,他都有把握守住。 “敌袭!” 尖叫声一路蔓延到了城头,正在兴奋冲杀,眼看着就能攻陷乱岭关的敌军懵了。 而守军也懵了。 这特么哪来的援军? 陈益更是喊道:“看清楚,可是敌军?” 乱岭关周边都是山,山脉陡峭,有小径,但小径同样陡峭险峻,你让京卫去走一遭,估摸着走出来还能厮杀的不足一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