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偶尔,去过问一下长乐的情况。 他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家的长兄,照顾弟弟妹妹,孝顺老父亲…… 日子平静的就像是一潭死水。 以至于臣子们都忘记了那件事儿。 直至此刻。 他开口,为蒋庆之和墨家担保。 顺带还敲打了重臣们。 没错,是敲打。 严嵩,徐阶,这是宰辅。五部尚书——礼部尚书是徐阶。朱希忠、崔元是帝王身边的近臣…… 可以说这是一个超豪华阵容,大明的绝大部分事儿都能在这个小圈子内解决。 以往的裕王多半会选择沉默。 就算是道爷让他开口,他也会含糊以对,不站队。 但今日他却格外清晰直白的表态了。 我,站墨家! 在场的都是官场老鬼,马上联想到了蒋庆之此次南下的动作。 清洗松江府和南直隶,这个举动符合蒋某人的尿性,不动手则以,一旦动手,必然是霹雳手段。 但景王竟然跟着他。 若是景王有意夺嫡,就不能站在士大夫们的对立面。 也就是不能站在儒家的对立面,否则天下读书人一起反对,道爷再宠爱这个小儿子,也不敢把他立为太子。 蒋庆之这是要亲手毁了景王夺嫡的美梦! 他站队了。 就在两个皇子离出宫建府还有些时日的时候,蒋庆之选择了裕王。 裕王从军,赢得了军方的好感。道爷走出西苑的第一步选择了控制军权,裕王此举便有异曲同工之妙。 景王此次南下之旅,便是和儒家为敌之旅。 恨屋及乌,南方的士大夫们会把景王视为敌人。 这特么还怎么夺嫡? 道爷并未反对,难道是默认了裕王将会成为太子? 而且,就在蒋庆之南下没多久就来信京师,让裕王隔几日就去城外墨家基地实习。 是的,蒋庆之在书信中用的是实习这个词。 群臣沉默的看着裕王兴致勃勃的去城外,看着他有些疲惫的回城…… 每日忙碌不休。 至此,再无人怀疑蒋庆之的立场。 从头到尾,这厮支持的都是裕王。 作为未来的太子,皇子的姿态该是谦逊的。面对重臣,他甚至该拿出学生的姿态来。 虚心,谦逊…… 但平静已久的裕王今日突然开炮,姿态咄咄逼人。 严嵩一怔,想到了严世蕃对当下宫中局势的分析。 ——蒋庆之看似一碗水端平,可我敢打赌,他支持的是裕王。 至于原因,立长! 严嵩赞同这个看法,在他看来,除非皇长子是个棒槌,或是有什么缺陷,否则这个规矩不能打破。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一旦这个规矩被打破,后人就会有样学样,至此再无宁日。 崔元叹息,说蒋庆之城府深沉,在两个皇子之间维系平衡多年而不动声色。 但最大的一个问题浮现。 裕王,该站在哪一边。 或是说,他会站在哪一边。 舆论认为,裕王会站在中间。 也就是不偏不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