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过两天,林家的小院里便迎来了一阵不同寻常的热闹。 晨光微露,李长根夫妇和李勇刚一脸喜气洋洋地踏进了林家的大门。 与他们同来的,还有老支书。 李爱梅刚在厨房煮红薯和苞谷,就听到外面有人喊。 “谁啊?这么早就上我家里来了。” 李爱梅这一出去一看。 李长根夫妇和李勇刚提留着猪肉、白面、还有布料。 老支书点着焊烟跟在他们身后。 就知道这是要来订亲来了。 “这一大早的,我这早饭都没吃呢。” “这不是赶早嘛,再晚点都上地里干活了。” 原来是早点来,怕影响干活呢。 李爱梅招呼大家来到堂屋里坐下,让林俊升去喊他叔公过来。 林俊升早就起来了,平常写点散文、诗歌寄到一些小报社换钱。 就像余华说的那样。 最开始是朝顶级的《人民文学》寄,结果别人直接退回来。 然后他又降一档继续投,往《京都文学》和《人上海文学》寄。 不行之后再寄低一档,市里的杂志社也寄。 后来退的稿实在太多,邮递员都是把他的退稿从围墙外面扔进去,捡回来之后余华并没有放弃,接下来整理一下朝更低一档的杂志寄。 林俊升也是这样,散文诗歌就这些自己创作的,也就去到底层报社这些。 《豫州文学》、《豫州文艺动态》、《豫州文摘报》这样的杂志社和报社寄稿。 这时候给的价格都差不多,只是这诗歌价格便宜。 诗歌按行算,十行算1000字。 林俊升也就偶尔写写,换不了几个钱。 所以还是写剧本和小说赚得多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