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沪上文学》杂志编辑部-《文豪1982》


    第(2/3)页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或许就是人和人的区别。

    林俊升此时就是在抄海子的歌。

    只是没直接抄这首,这得出名了再放出来,这样才能衬托出这首诗。

    海子在1989年1月13日写下这首诗,同年3月卧轨自杀。

    相差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林俊升不免唏嘘。

    ……

    而此时,在远离那个小村庄的繁华都市——沪市。

    静安区巨鹿路的一栋充满历史韵味的楼房内,有个名为“爱神花园”的空地。

    这里,绿植葱郁,花香四溢,中间有个爱神雕像。

    王伟烨正独自站在爱神花园的边缘,他是《沪上文学》的主编之一,

    手中夹着一支燃烧的香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

    刚刚的讨论会上,关于这次全国征文最佳作品的评选,他与另一位主编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王伟烨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力挺作者【雨夜带刀不带伞】的《树王》。

    这位作者的文笔独特,情感深沉,他的前作《棋王》便是在王伟烨的慧眼识珠下,得以面世,并收获了不俗的反响。

    很多编辑也说是部佳作,还有一些读者寄信来说,写得很好。

    王伟烨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亲自找到总编,为【雨夜带刀不带伞】争取到了千字20元的长篇约稿。

    这在当时,可是对新人作者极大的鼓励与肯定。

    然而,这次的评选,却并不像王伟烨想象中那么顺利。

    虽然《树王》成功入围了最终的10部作品,但在其他主编眼中,这部作品似乎并不足以脱颖而出。

    他们或认为其他作品更有新意,或觉得《树王》的风格过于沉重,不符合当下读者的口味。

    这位乡村作家,寥寥几笔就能让小说中的人物便跃然纸上,极为通透。

    王伟烨极为欣赏,他认为未来几年这位作者,就能在文坛大有可为。

    刚刚听着那些主编们的争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在他看来,这10部作品中,唯有《树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佳作。

    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幅描绘人性、探讨生命意义的画卷。

    而其他作品,虽然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了。

    “要是贾平凹投稿,那征文第一是他的,我没话说。”王伟烨心中暗自嘀咕,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可《树王》要是在这些作品里输了,他觉得是埋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