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17章 西藏墨脱:最后的秘境(4) 方新教授道:“对于研究南美洲的人来说,那已经不是秘密。那种动物叫猪牛,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被人发现,也是一种被科学家认为在一万至七千年前就灭绝的动物,和猛犸象属同时期产物,当地土人以它为食物。后来科考队进入丛林,却又一无所获,目前某些生物学家还在探访。” 这时,张立喜滋滋地找到这里,急忙道:“教授,强巴少爷,快来,教官要宣布消息了,好消息!” 众人在那个大教室内,吕竞男尽量平和地对学员们道:“或许你们当中有些人已经知道了。就在几天前,你们的对手本已来到中国,同时,我们中国警方获得一份古藏文地图,严格地说,那是一份航海图,经过我们研究会专家日夜不停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吕竞男停了停,只听见台下急促的呼吸,她继续道:“如果研究会的研究结果正确,那么,这应该是那位去美洲埋葬光照下城堡的使者,在玛雅期间,凭借自己的惊人的记忆力,尽量将他所行走的路线绘制出来。那位使者生前一定是位智者,他将藏卫三地绘制得十分详尽,虽然和今天的地图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也让我们大致对此有了了解。而对亚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形状就勾勒得十分古怪了,让我们的专家费尽了心思才意识到,这就是古人脑中的美亚两大洲的形象。如果这航海图成立,那么,其中标注的重要地点就让人十分费解,通过与其余大量资料的结合,我们研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那位使者在白城,担心自己无法回到藏区,拿走那另外的圣物,所以凭自己的智慧而绘制了这幅图。他应该是交给白城里自己最信赖的人,才返回藏区的,一定是告诉了留守白城的人,多少年以后,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了,就到西藏来看一看那些东西还在不在,如果还在,又该如何。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地方,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一个标注在今天阿里地区的古格遗址,一个在今天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古墓群,还有一个则是在林芝地区的墨脱境内。” “什么?”卓木强巴眼睛几乎突出来,他惊呼道,“那不是将整个藏卫三地全标注进去了?”阿里地区在藏西,是中印边界地区,日喀则地区在藏中,而林芝地区到了藏东,这样一来,相隔几千公里的整个西藏全落入地图的标注范围。 岳阳也道:“可是当年的使者,不是平安返回吗?那么他应该已经带走了剩下的信物,就算他没拿走,前面的探险者估计也已经拿走了。这个,我们再去……” 吕竞男道:“没错,古格经书记载那位使者的确回来了,但是他回来后一直没离开过古格,而且不多久就去世了,经书记载抑郁悲伤而亡。所以,只能猜测他还没来得及去这个地方吧。不过,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本那群人赶在我们前面好几天出发,虽然我们的监视人员认为,他最后消失在可可西里地区,但是我们怀疑,那只是一个障眼法,所以,我们也要尽快出发。虽然并没有标注那三个地方究竟有什么,但是根据我们的专家从其余资料推测,那应该是一张绘制在狼皮上的地图。” 张立问道:“可是,那张地图不是已经被人取走了吗?” 吕竞男道:“没错,是有一张地图被人取走了,可是,没有人能确认地图仅有一张。当时的国王,连光照下的城堡都复制了一份,那么地图……为什么就不能有两份呢?还有,那些拥有地图的人,至今还没能找到帕巴拉神庙,那幅被取走的地图是真是假,还未有定论。总之,我们不能放过任何线索,而且,是能引起你们对手极大兴趣的线索!” 卓木强巴道:“那我们应该马上去做功课,是吗,教官?” 吕竞男道:“等一下,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因为还有新的功课要告诉你们。所谓知己知彼,你们这次出发,恐怕要面对的就是国外正规特种兵,他们使用的一些新式武器我得提前告诉你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将武器带进来。” 窗帘全关,灯光全暗,在幻灯机的图片中,卓木强巴等了解了对手可能使用的武器。常规特种武器除外,里面有些卓木强巴他们从未见过的全新武器,包括了可转弯的带摄像头枪,还有一种令人同时丧失视力和听力的闪爆弹,即贴即用的纽扣形烈性定时炸弹,一种注射后就算粉碎性骨折也让人感觉不到疼痛的中枢镇痛剂……一系列的新式武器让卓木强巴等人眼缭乱,而且越听越心寒,怎么听都像是去打仗…… 时间无多,仅用一天时间搜集资料,第二天便整装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墨脱! 最后的秘境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藏着的莲”。这里,在公元2013年前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被称作“高原孤岛”,地势南低北高,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000多米。这里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政府曾投入巨资修建公路,但是难见成效。据说,是阿琼结波守护着这片最后的藏原教圣地,不让人们侵扰,也说是当时阿琼结波与莲生大师斗法的结果,使这里高峰林立,峡谷深长,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划出一道人力难以逾越的天险。 这处群山环绕、浩水长流的地方,被藏地各个宗教视为圣地,佛教如是,其余宗教也如是。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关系,这一带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当人站在海拔几百米的山脚,享受的是亚热带风光;人们半天时间登上几千米的山峰时,那已经是极地气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