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所说的这些就是最近上峰提示的一则消息,目的主要是要求赵铭所部积极备战。 毕竟他这儿距离晋南很近,而他肯定要作为此次战役的主力之一。 并且随着最近国府那边对他愈发器重。 张将军这样的沙场老将战死,赵铭的重要性仿佛越来越高了。 这让国府那边不得不提升了对赵铭的重视程度。 以至于前不久赵铭多次要求提供燃油补给问题,国府那边犹豫片刻。 就十分痛快的答应了,只不过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每年必须提供至少十万箱的磺胺。 对此赵铭也是不带丝毫犹豫的同意了。 虽说国府提供的燃油十分有限,但赵铭只要省着点,自己的航空编队打十几次硬仗那都是没问题的。 至于最近这次要求备战的提示,赵铭估摸着猜到这次那次战役了。 应该就是中条山之战了。 也就是被国府誉为抗战最耻辱的一战。 一度被人家打出了一比十几人的战损比,简直就是耻辱的不像话。 此时听到赵铭问询,在场众人环顾一圈,片刻张锴站了起来。 “赵爷,如若没猜错的话,这次东洋人很可能是在夏季发动的一次攻势。 而如若从地图上来分析,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 应该就是这里。” 说着这时张锴已经来到会议桌后方的一面墙壁前,墙壁上正挂着一幅偌大地图。 张锴指了指其中一个点。 “中条山!就是这里了。” “随着晋地的各个主要关隘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我们而言,只要中条山能在我们手中。 那可以俯瞰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东洋人兵力。 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战场。 如若被东洋人占据。 那东洋人可作为南进北侵的桥头堡,也可渡河南下,对津陇海,一带造成威胁。 也能侵吞中原,又能北上与其在晋地的主要占领地相互连接。 所以这一战要是打输了,相当于东洋人彻底打通了南北的要道。 我们也将失去南北之间的主要联系。” 张锴在那儿侃侃而谈,大家也是频繁点头。 只是这会大家的脸色都十分沉重。 这么看来,这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是既然如此,敌军肯定会对这块地区大肆用兵。 怕是又是一场残酷的战争。 大家都已经有些麻了,怎么每次他们需要掺和的战役都这么棘手? 不过好在最近大家休整了一两年,士气还是比较高昂的。 兵力也是进入了满编状态,也是一两年时间的打磨,眼下集团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老张你说的不错,但如若我们参加此次会战,那你说我们和东洋人胜算几何?” 闻言张锴愣了愣。 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赵铭,“赵爷,您不会是说咱们单独面对敌人吧?” 赵铭点点头,“先推演一下单独面对敌军的胜率几何,在推演有友军加入的胜算几何。” 闻言张锴想了想,半晌他才接着道, “如若说是我部单独面对敌军的话,那敌军的规模至少是在四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凭借中条山的天险,我军其实无需多自乱阵脚。 优势大概在五五开吧,如若我军投入航空编队。 能够增加到六四开,如若敌军不再派遣增援的情况下。 那我军的胜率能够在七三开。 可这大概率是不可能,东洋人对这块地方不可能视而不见。 故而哪怕前期只有四个师团参战,后期也会逐渐加码。 逐渐将咱们压垮!” “至于如若是还有友军的话,其实也不是很好打。” 说着张锴思忖了片刻, “毕竟敌军在南北两边都有,如若敌军干下血本。 那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场两面夹击的战役。 另外我对国府的军队不是很能放心。 当然军队士兵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就是对一些指挥官不是很能放心。 尤其是现在张将军已经战死,缺乏这种老将作为指挥调度。 很难保证这一仗能打的怎么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