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赵妈对于陈初的事情门清,更知道里面一些内幕。 “这名额必须要拿下,多少钱也要拿下!” “你不是说陈初有两个吗?” 赵可为道,“对啊,陈初说一个给我,一个给汪海。” “汪海?就是跟陈初好的那个孩子?以前来过我们家那个?” “对!” “那你去问问,他家要出多少,多少我们都跟上。” 不要怀疑一些家庭为了孩子学业而花销的决心。 资深高级职称教师一小时三百块的补习班直接上,什么学区房,学生家长陪读屡见不鲜。 汪海赵可为两家没这么魔怔,但平常寒暑假的晚间补习班也是有安排的。 两家干脆碰了个头,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88万的价格。 为此,赵可为家里直接伤筋动骨了,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 这里不是抖音的评论区,人均千万富翁,个个月收入十万。 多少家庭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别说值不值。 这毕业后回来找个事业编,甚至考公当个公务员都行。 高学历在大城市竞争激烈,但清北学历在小城市还是极吃香的。 两家都不期待自家儿子多出息,能走他们的路就行。 编制是宇宙的尽头,既体面也不差。 用这些钱,换两人以后一辈子的铁饭碗,稳赚不赔。 前期看不出多好,工龄越大越能看出优势。 到三十五岁再来对比试试,谁能比得过编制稳定? 再加上朝九晚五,中午午休两小时,中午两点才上班。 严格遵守劳动法,做五休二,节假日不但有假,单位还会发放节日福利。 平常还有各种福利补贴绩效,内部小奖励,各种劳动保障,教育医疗保障,谁不想进编制? ~ 两家隔了几天才上门,因为赵可为家里要凑钱。 那天晚上,魏国中老爷子照例继续来陈初家里串门。 两人搬了一张小矮桌,跑到客厅靠窗台位置下象棋,一边喝菊花茶,一边下棋。 不想打扰杨玉梅看电视嘛。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