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校领导道,“我姓于,叫我于主任吧,你们年轻人决定吧,我负责最后拍板。” 会议室其他几个组织最高学生干部面色各异: ‘还以为校领导可以压一压陈初呢。 免得他做的决定太过荒唐…… 没想到他第一时间直接“投降”了。 这下完了。 希望方案的审核时候这位主任千万靠谱点啊! 不然这位陈初同学可能没事,到时候就由他们来背锅了!’ 见于主任这么说,陈初也不客气地坐在首位了。 有学生会小干部给他端了一杯茶水,陈初说声谢谢,端好放在一边。 见孟会长等人都在看着自己,陈初愣了下,道,“大家积极发言就好,有于主任坐镇把守,会议肯定顺利。” “我呢,什么都不懂,旁听就好。” 陈初知道学校是把自己捧得太高了,自己属于是“狐假虎威”。 只是借了魏爷爷的光而已,真实情况与地位不匹配,还是别乱搞了。 这三个组织的最高学生干部可不敢小觑陈初这位。 想想那天在军训阅兵式表演上发生的事情,陈初直接把主席台上最大的两位领导叫上去。 近乎明示般公开强势为他站台。 他们还敢动什么小心思吗?反正老实把决定权叫出来,功绩履历让陈初拿大头。 别小看这个决定权,举个例子: 当你去参加国考面试时,别人问你的履历,你说: ‘我负责过国庆大阅兵群众游行时的北大方阵设计和安排。’ ‘我参与过国庆大阅兵群众游行时的北大方阵的设计和安排。’ 一个是负责,一个是参与,哪个履历更耀眼? 所以,真的是让了太多。 ~ 几人各抒已见,主要还是把阅兵群众游行时北大方阵的主题方案确定下来。 总要选用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又符合北大定位的主题。 这个是没什么分歧的,三人发表意见后,看向陈初,“陈初同学,你觉得哪一个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