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保存情况很不好啊。” “感觉碰一下就会碎掉的样子。” 陈翰与李教授,蹲在墓道靠近墓门的位置,都紧锁着眉头,看着面前的一个铜镜。 这面铜镜被腐蚀残破的很严重,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铜”,就像是一块粉末拼成的粘土。 两人都不敢伸手去碰。 生怕这个铜镜目前还算稳定的状态,被打破,一触即碎。 今天是清理墓道的第三天。 墓道内的填土,基本已经被清理掉了,墓道内的情况也清晰了起来。 已经可以判明,在墓门外,大约四米多长的长方形平底竖坑,有用木头构筑的外藏椁。 只是椁木的保存情况很不好,全都已经腐朽了。 什么是外藏椁? 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陪葬坑。 通常都用来陪葬一些奴仆、下人,庖厨的。 当然,在废除人殉之后,一般都是用人俑来替代。 而一般西汉早期,如果有设置外藏椁的话,通常都会在墓道、甬道处设置。 意义不言而喻,为墓主人看门。 一开始,大家其实是没有考虑,南越王会不会搞人殉的问题。 南越国存在的时候,都已经是西汉时期了。 人殉制度早就已经被废除了。 像之前陈翰他们参与的凤凰山汉墓群,以及更早期发掘的马王堆汉墓,都没有发现过人殉的痕迹。 但是。 当考古人员们,将墓道清理的差不多后,面对着逐渐清晰的墓道情况,渐渐就品出不对劲的地方了。 在墓道起斜处靠近东壁的地方,放置了一组陶器,有小鼎、钵、罐、小盒、三足盒、壶、碗,堆放在一起。 这12件陶器的器体都比较细小而且粗糙,综合年代来考虑,绝对不是南越王会使用的器物。 更像是平民比较常用的陶器。 而且,在这堆陶器旁边还有小铜镜和铜带钩。 在带钩下叠放的陶罐处,还有一片朱红色漆皮的遗迹,看起来非常像是棺漆的残留。 另外,与这些陶、铜器位置相对的西边有1对鎏金铜牌饰,位近墓道的西壁处。 带钩,是古代人所系腰带的挂钩。 铜牌饰,则是古代人戴在胸前的挂饰。 再考虑到朱红色漆皮的遗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