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这种能承受每秒数亿次超高频应力、还能稳定输出能量的压电陶瓷,别说炎国,就是在我们北联邦也只存在于顶级军工实验室的理论里!我们造不出来!” 手指移向密如蛛网的能源线路: “第二!要驱动这种规模的阵列,微秒内爆发的瞬时功率足够点亮一座小城!现有电容技术根本做不到瞬间存储和释放这种能量!这违背了能量守恒!” 最后,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复杂如人体神经元的信号线路上,几乎崩溃: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您看这些信号线路的精度要求——微米级!一根头发丝约七十微米,您的精度要求是它的几十分之一!这是神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做不到!” 鲍里斯的“三大不可能”,像三记重锤砸落。 李振和士兵们交换着眼神,茫然困惑。年轻技术员们面如死灰,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被彻底掐灭。 项目刚启动,团队的心气儿就跌进了冰窟。 足以压垮任何团队的绝境当前,王铁山那份平静却令人心悸。 他没有申辩,连解释也省了。他直奔宋援军的办公室,提出一个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求: “总指挥,我需要建厂以来所有地质勘探报告。尤其是那些被前任专家组判了‘死刑’、封存起来的原始记录。” 宋援军虽不解,却毫不犹豫地信任。很快,堆积如山、蒙着厚厚陈年积灰的资料,送到了王铁山面前。 他把自己反锁进那间尘封的资料室,整整一天一夜。 他像一台开足马力的人形计算机,调动脑中庞大渊博的军械库知识库,疯狂地比对、拼凑那些散乱庞杂、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零碎数据。 时间无声流逝,神经绷紧到极限,视线也开始昏花。 突然! 他的手指在一份五十年代泛黄模糊的手写报告附录上,骤然停住! 一行几乎被岁月抹去的蝇头小字赫然记录着:基地西北三十公里,一座废弃石英矿!一次地质应力测试中,曾捕捉到“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逆压电效应”!这一丁点“异常”,当年只被当作“仪器失灵的小插曲”,随手扔进了废纸堆。 但在王铁山眼里,这无疑是一张标注着奇迹方位的藏宝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