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赵郡李氏(四)-《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3/3)页

    不久,他被委以检校尚书右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其时,赵嘏正任渭南尉,犹有《献淮南李相公》诗一首,盼望李珏再入中枢,参与国事,排除宵小,重振朝纲。

    数年之后,李珏与赵嘏亦相继谢世,在此之前,他考虑自己历事五朝,遂不以内廷外镇而自异,上表请立皇太子,以维天下人心。

    会江淮大旱,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将积余留作储备的军粮,杀半价售与平民,当初,淮南三任节度使皆卒于镇所,有人劝他易署治事。

    他说皇上令我守扬州,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处,若何去之,当时扬州酒税偏高而宦官统领的神策军常为豪商上利。

    他比及病危,官属见他躺卧内室,惟以上述两事已经奏明朝廷,而未见答复为恨,并无一字提及家事。

    大中七年病逝于任上,享年六十九岁,封上柱国、赞皇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赠司空,谥号贞穆。

    他秉性寡欲,早年丧偶,不置妾侍,门无杂宾,谢绝馈饷,高风亮节,淮南之人甚称其德。

    综观李珏一生,主要立于文宗、宣宗两朝;文宗承父兄奢弊之余,当阍寺挠权之际,而难以治易乱,化危为安。

    宣宗自大中临政,权豪敛迹,奸臣畏法,阍寺摄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两朝政事虽未臻至善,但颇有起色,其中也有李珏的一份功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