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79章 志愿-《十年如一梦》


    第(2/3)页

    科目二考过后,预计在7月初就能考科目三,科目三考过后立马就能考科目四,一切都顺利的话,代兮言预计自己7月初就能拿到驾照了。

    6月26日开始,文理科第一批和第一批的提前录取院校、艺术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体育类本科,高职单考单招的院校同时填报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6月26日至6月27日。

    回到家后,代兮言就拿着报考参考资料以及白纸在那写写画画,思考着该怎么填报志愿。

    叹息着跟张怡聊了几句,小妮子说她第一志愿是北大,第二志愿是清华,专业的话她还没想好,她爸妈的建议跟她自己想学的专业有出入,所以还没有最终确定。

    代爸代妈对代兮言的建议则是去学医,毕业以后当医生稳定而且工资也高,不过最后到底是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还是由代兮言自己考虑。对于老爸老妈的建议,代兮言当然否决了,他才不想苦哈哈的学医。

    学什么专业,代兮言还真的觉得无所谓,但是学校的话一定要选个比较满意的。

    最终,代兮言还是选择了沪市,第一个是因为沪市离杭城也不是很远,往来方便;第二个是因为沪市也有几所很好的大学,跟自己的高考分数比较符合;第三个则是沪市是国际大都市,各种信息发达,也利于自己后续其他项目事业的发展。

    选择在沪市读大学的话,想必夏夜也不会很失望,毕竟杭城离沪市的距离比现在离老家的距离还要短一些,交通也更加方便,两人可以随时见面。

    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第二志愿,沪市交大;第三志愿,浙大。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沪市交通大学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