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歼灭腾越守备队(下)-《黑丛林特遣队》


    第(2/3)页

    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

    为攻占这座孤座,远征军第20集团军阵亡官兵8671人、负伤10095人,这个数是歼灭日军3000人的6倍!为这个方圆不足4平方公时的小小的边城,为了夺回祖国寸土河山,中国军队附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战争终于结束,咆哮了多日的炮声停了下来,满城的街巷已被毁坏,尸体填满了大街小巷,血满城垣,一片焦土,满目狼藉。

    原本一座美丽繁荣的腾冲城,经这场战火,变成了一片瓦砾。繁华的街市,再也难以寻觅。

    站在这渗满烈士鲜血的国土上,面对满目疮痍,抗日县长张问德悲喜难言。

    自1942年腾冲沦陷,这片美丽的国土就受尽日军的蹂躏,民不聊生,城已非城。

    当年,为了抗议日本的入侵,城内百姓一致出走,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日军。这是腾冲人民对日军的反抗。

    为了抗日,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腾冲人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在5万中国远征军的后面,有46000多腾冲人勇当参战民工,运粮草、送弹药、抬伤员,跟随大军呼啸而行。6900多民工在战争中伤亡。

    军人和民工计有25000多人伤亡!这是用鲜血写成的数字。

    在抗战中阵亡的军官不计其数,但李颐的阵亡是更带有悲剧色彩。腾冲城在9月14日光复的,而他却牺牲在13日的中午。

    李颐,湖南人,黄埔六期生,曾任第11集团军上校高参,时年三十出头,文武兼备,少壮有为。强渡怒江前,他曾在战前动员会上激励部属:“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不是个个都死。我们是军人,为了国家民族而亡,要死得像个军人的样子。”

    李颐牺牲之前,有人提醒他说:“团长还要注意鬼子冷枪哦!”随后冷枪便打在了墙上。李颐说:“你们怕死,你怕死怎么还跟我来。”结果话还没有说完,一发子弹便打到了他的额头,叫都没有叫一声就倒下了。

    李颐的追悼会在和顺举行,预备2师的顾师长不在,彭副师长在追悼会上讲:“我们一万多人上火线,现在只剩下800多人。其他人都去哪儿了?”他说完就哭,参加完追踪会的所有人都跟着哭。

    战后,李颐和先前牺牲的594团团长覃子斌被追授为陆军少将军衔。

    李颐牺牲的当天夜里,大雨如注。残存日军200多人借助雨幕想趁机分批突围,其中一路因远征军火力密集,大半日军被击毙,有的当了俘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