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读书识字-《大汉钢铁直男》
第(2/3)页
“这些书上写的东西会动摇人心,太学学子不该在这里看到这类书籍。”
褚达没有再接话,很显然他也是信鬼神的。
张远这种存在基本上就属于奇葩了,其实想想要是能够提早的确定几个神出来,而非现在这样什么神都拜,效果要好上太多了。
只不过现在道家那一套还没有成熟,老子这些人存活的年代距离现在还是太近了。
“走吧,太学开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这里的书籍先分出类别。
想要钻研历法星宿的,就去到专门的一层,想要钻研儒家典籍的,也不用乱跑。”
“如此甚好。”
出了天禄阁,褚达带着张远走到了太学前殿。
这里是五经博士们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用来答疑解惑的。
现在这几个博士不可能像后世的老师一般,一边讲课一边给学生们解惑。
想要拜在五经博士门下,首先可以确认的一点便是你得认字。
然后自己想拜在胡毋生门下的,就得先去读《春秋》,光是读肯定是不懂其中什么意思的,这时候就要去询问胡毋生,胡毋生也就会用他们公羊派对于《春秋》的理解来为学生们解惑。
所以说,博士们是没有讲课这一项工作的。
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显得蒙学尤为重要,张远这半年也不只是在荒废光阴,也了解了这一方面的许多事情。
大汉是有蒙学典籍的,但是却没有传授之人。
识得百字便可为士,那蒙学典籍《仓颉篇》总共有差不都三千三百字,去掉重复的那些字,应该也有两千多字。
认识两千多字的人可就了不得了,起码能在政府的重要部门当个小吏,工资肯定是要比教书先生高的。
所以也就只有非常有钱的家庭跟那些权贵之家能够请的起蒙学老师,想要在大汉普及蒙学,难度还是很大。
张远也曾想过,要让太学的学生学成之后,可以回到各自的家乡去任职,去担任蒙学的老师,但也只是想想,很快就否定了这一想法。
大家来上太学大部分都是为了当官的,一小部分是为了钻研学问,你就算是太学令也不能让人放弃人家的理想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