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了,这事儿听葫芦的,若是金哥儿真的成才,那么我们孙家也可以改换门楣了,钱的事儿,家里几个老爷们有手有脚的,难道还供不出一个读书人!”孙老头直接拍板定音。 孙葫芦将银子塞给孙老头说:“那爹你赶紧带着金哥儿去白秀才家!” 孙老头让大孙子回去挑了一件补丁少的衣服换上,孙老太太又去切了一条上好的肥肉,拿了三尺靛青色的棉布给装到竹筐中。 孙老头带着孙金来到了白秀才家里,白秀才白鸿儒有两个儿子,老大白宁平,老二白宁安也就是白莲花的父亲。 白秀才现在已经分家,白秀才跟着老大白宁平住,白秀才是村里私塾的教书先生,白宁平则是县城一家酒楼的掌柜,平时白宁平带着妻儿在县城居住,很少回来。 孙金给白秀才磕三个头,然后奉茶,拜师礼就算完成了,白秀才给孙金一本三字经,一本千字文和文房四宝。 这里的文房四宝和镇上的不一样,都是最便宜的毛笔搭配最粗糙的宣纸,因为都是农家子弟,用好的笔墨谁都吃不消,因此,在村里上村学的孩子都是从白秀才这边拿笔墨纸砚,比镇上铺子里的便宜很多。 “好,既然选择读书就不能怕吃苦,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记住了吗?” 白秀才严肃的对孙金说道。 孙金郑重的点点头说:“记住了!”回去的路上,孙金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将自己的书和笔墨捧回了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