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谁?-《执念求生》
第(2/3)页
如:谭秋生20岁才第一次使用休眠舱,无病无灾的大脑在常态下能活150年,常态的脑部功率是100数值,而脑部低功率的极限是1的数值时。
那么(150-20)*(100\/1)=130*100=13000年
谭秋生在当时就明白自己能够大概活多久了,超长的寿命,实际情况的极限低功率不是1的数值,这个数值可以更小,谭秋生的极限低功率是400+,是一名被宇航局盯上的人,在全球271亿人当中,也是顶级的优秀,能被称为宅神的男人。
要不然,怎么可能中奖?又怎么可能被宇航局训练几个月?
这全是骗局,目的就是让宅神们远赴极其遥远的星球上探索,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这在当时,谭秋生是不知道的,知道飞船离开地球,向着太阳系以外加速飞行,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惜迟了。
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程序被锁死,目标是几百光年外的某颗星球,科学家们认为它有极小的概率存在生命的迹象,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呢?反正谭秋生感觉他们在胡扯,因为被这些科学家认为有生命迹象的星球就有几万颗。
这些都不是谭秋生放弃挣扎的理由,只是没办法,地球没救了,不,应该说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定居了,太阳快速老化中,炽热的膨胀,预计500年后,就会膨胀到地球所在的位置,那个时候,也就没有地球了。所以人类高层急切的想找到合适人类定居的星系星球。
作为首批民间骗来的探索者,因为正规的宇航员,绝大多数并不适合超远程探索,他们根本坚持不了这么久,还非常的浪费资源,好吧!其根本原因,就是正规宇航员每个都是人才,每个都是花费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不能随便浪费掉。
只有那些极大概率拥有生命迹象的星球,才会派遣他们过去探索的。
至于那些低概率拥有生命迹象的星球,都是派遣像谭秋生这类的民间人员去探索,还为了节约资源,飞船还是简易型的,只能运载一个人,外加一年量的食物,附带1千多个受精卵,重量还不到200千克,3个代孕培育器。(可代替母体孕育婴儿出来,在适合的星球繁衍人类。)
可惜,由于谭秋生的几百年间断断续续的使用资源,导致能量的过度消耗,在谭秋生反应过来时,已经为时已晚。为了自己能够活到目标星球,谭秋生不得不关闭一些设备的能源供应,其中就包括断掉存储受精卵的仪器能源供应,受精卵全部坏死。
当然,那是理想值的,现实中不可能一直处在休眠舱中,因为脑部需要保持最低功耗的活跃度,哪怕是最低功率的使用,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这就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后,出来活动一下,伸展运动一下身体,适量的做点运动,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并摄入一些清淡的食物,还有清洁一下身体,并让护理型的机械按摩身体,再护理皮肤等等。(理想值的舒适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延缓常态情况下的身体器官衰竭速度。)
理想值的舒适空间,是无尘,无菌,适量气压,适量氧气空气,适量光照,适量重力的封闭式空间。(安全的地理位置,坚固牢靠的结构空间,有网络联系外面,能源充足,食物和物资能够快递过来,内设运输渠道的。这就是安全至上,苟到天荒地老的理想空间。)
有得必有失,然而事情都有两面性,脑部低功率运行,能够延缓脑部组织的衰竭速度,变相的极大延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脑部低功率运行,必然无法处理正常量的信息,这个信息有两方面,一是信息的采集接收,二是信息的分析思考。
人为什么睡觉都习惯于闭上眼睛和封闭耳朵呢?
因为视觉能够采集大量的画质信息,而耳朵能采集大量的声音,他们都是人类对外的主要感知手段,这些主要的信息都会传递到脑袋中,越是复杂繁乱的画面和声音,则越是难以记忆和整合思考。
在常态的脑部功率情况下都无法全面处理,就不用说脑部低功率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在简单不过的画面和声音,都会显得很吃力的。
所以在VR设备的视觉画面上会被极大的简化,底画质光线极暗淡(强光会加速眼部组织衰竭速度),由黑白双色为基调,类似火柴人的极简易线条代表原复杂画面的物体和场景,复杂的声音也转译为摩斯密码类型一短一长的滴滴声音,代表点和线,来分析声音的极简易含义。(只有十几种含义,类似游戏的一些常用提示音,可以参照红色警戒的提示音,如:建造,训练,修理,搁置,取消,单位就绪,单位损失,单位升级,单位修理,资金不足,电量低,建造完成,新建筑选项,不能在这里部署,主要建筑已选择等。)
具体如何使用点和线的声音来表达这些提示音,暂且跳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