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苏关系-《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2/3)页
中国的轻工业稳定住了隔三差五就要被西方制裁一遍的俄罗斯的国内局势。
俄罗斯继承下来的苏联庞大军事遗产,例如【现代级】等一批军事装备,填补了当时困难时期中国国防领域的半壁江山。
让中国缓过了一口气,终于坚持到了后来的经济腾飞,坚持到了后来中国海军能像是下饺子一样建造军舰的时期。
两国的关系,就这么互相算计、互相依存中纠结无比的走向了新的时代。
不过,现在,自己可是穿越到了17世纪初期,这个时代就连苏联的前身沙俄,都还没有完全崛起呢。
现在的沙俄,在欧洲属于是谁都能欺负一下,先试一下存在感的一个弱鸡。
而且,他们的东部扩张,也还在缓慢的向着西伯利亚前进,离海参崴还早几十年呢。
未来的路,会向何方发展呢?沙俄还能来到亚洲,占领广阔的西伯利亚吗?”
正在陈信思想开小差的时候,女仆长再次走了过来,重新给陈信换了一杯热茶。
这个动作惊醒了陈信。
长呼了一口气,陈信轻轻摇头,最近怎么总是走神呢?这似乎不太正常啊。
看来会议结束后,需要做一次全面检查了。
随即,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内阁会议上来。
现阶段的农业部,需要一边不断的培育各种优良的种子和适应不同需求、适合规模化养殖的牲畜品种,发展各种农业技术。
另一边,还要在各乡镇,组建农业技术指导站,帮助农民们学会科学种田、养殖,扶持国民走上正确的农业道路。
华夏联合王国虽然土地并不宽广,但是人口实在太少,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基本都达到了个人种植、管理能力的上限。
所以很多空余的土地没有人来耕种,王国只好想办法由国家组织人手,开辟成优良草种的草场,大力发展养殖业。
有了优良的饲料、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相关配套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个年代不敢展开的大农场养殖模式,在华夏联合王国已经没有了阻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