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评价(二合一)-《重建二次元》


    第(2/3)页

    但是这个评论,很不好写。

    不是说《school-days》有多么多么的深奥,在深奥的影片郑通自信自己都能写出点东西来,主要是现在脑袋里完全是一片浆糊。

    世界和言叶的那一刀仿佛也砍在了他的脑子上,平时文思如泉涌的脑子,此刻变得支离破碎,剧情很震撼没错,他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可是东一块,西一块,就是没办法组织到一起。

    脑袋里乱糟糟的,就好像被人朝着后脑勺狠狠地来了一下一样,胸中有千言万语,可是张嘴却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了。

    说起来,最开始郑通对于《school-days》这部作品是非常失望的,尤其是万众指责之下不见改,喷的那是相当的厉害。

    然而现在看来,感觉有点脸红,最后那画龙点睛的一幕实在太完美了,无可挑剔,瞬间将一部渣作做升华成了一部有内涵的作品,之前有多渣,现在就有多少的深度。

    那一幕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明明是很有可能生的故事,然而却因为以往的惯性思维,导致人们统统没有向这一方面去想。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叶洛才会在这种年纪成为一代大师,而自己年纪比他大了一倍才混成了一代大喷子。

    郑通自嘲的笑了笑,心中对于叶洛也是越发的钦佩,正是这种敢于想人所不敢想,逆流而上,在已经拥有这般地位之下还依然敢于创新,敢于寻求突破,任凭怎样的非议都坚持本心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成就吧。

    郑通用手隔着湿毛巾揉着太阳穴,凉凉的感觉让他混乱的脑袋勉强是有正常的思考能力了,然后他重新戴上上网眼镜,进入一个界面,开始想着评论。

    “毫无疑问,《school-days》又是一部经典,大师——相信也没人再对这个称呼有意见了——把所有人都玩弄了一遍……”

    “最开始,我想不仅仅是我,绝大部分人对于《school-days》最后一集之前的所有故事。都是非常失望的,通篇充斥着一种赤果果的欲望。低俗,压抑,让人看的难受,可以说低劣到甚至让人连看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school-days》,或者说《日在校园》——我想信《日在校园》绝对是最完美的翻译,没有之一——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大师的扑街作,或者讲黑历史。本来这很正常,毕竟大师是人不是神,有污点也是很正常的事,反而更能让人有到大师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是,当看过《日在校园》最后一集的时候,我的心中就被那一波又一波的冲击震惊的甚至有点意识模糊,大师还是那个大师,只能说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在我们的认识中,主角普遍是正面的,即使会有些瑕疵,但是最终都会给观众们展现出正义、光辉、美好的一面。毕竟观众们看这些作品的时候,基本都是跟着跟着主角走,带入的是主角的感受,真善美形式的主角才是被普罗大众所接受的,纵使会做一些‘坏事’,要么就是用来丰满形象的无关紧要的小事,要么就是懵懂无知的‘好心办坏事’,总而言之,大方向必须是‘好’的,观众们才会接受。然而,《日在校园》中伊藤诚却是一个特殊的,反派式主角,这要是放在其他任何作品中,他绝对是标准的反派。”

    “《日在校园》讲述了一个高中男生在爱情与欲望之间摇摆不定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青春期青少年在道德与性方面的迷茫和性放纵导致的严重后果。因为剧中男主角伊藤诚‘无节操,无主见,无自省’的‘三无’属性,更被观众们痛批为‘人渣’。由于他对感情的轻率处理方式和性方面的放纵态度,直接伤害了身边的所有女性,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大师正是通过这种反派式主角,以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赤果果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然后一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爱情套路,非常深刻的为所有观众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对于还在青春期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现在说的喜欢,是真的喜欢那个人,还是因为躁动的心里翻滚着的欲望?

    “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如此深刻的震撼,绝不仅仅是那一幕一反传统的结局,最关键的是《日在校园》里的‘真实’。——背景‘真实’,剧中是放到了公元年代岛国的学校,而要是放到联邦任何一所中学里也没问题。人物‘真实’,除了二次元特有的样貌之外,里面的主角们的形象随处可见,就像诚哥的阳光男孩,言叶的害羞和专情,世界的为所爱的人甘愿强迫自己等等,说句实在的,在学校里随便找十个人,有五个就是这样的性格,还有五个能与这样的性格沾边。”

    “背景和人物的‘真实’,就导致了剧情的‘真实’,不说一定会按照这样的发展,但是绝对有这个可能性。年轻人把爱情当儿戏,轻易放纵身体的态度,在社会上有很多例证,甚至,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