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安民-《三国兴汉传》
第(2/3)页
对于宛城的治理,肖七向简雍说出自己顾虑。肖七道:“宪和,宛城是刚刚占领之城,我最怕曹操安插探子过来。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简雍想了一会,道:“宛城一直是张绣在治理,曹操对此城并无太多恩惠。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先稳定民心,推及恩惠,教之以义,发展农业,让百姓看到希望,这样百姓才会跟着你走,下达的命令百姓才会听从。”
说完简雍呵呵一笑,又道:“短短几日时间,肖将军能让宛城街上的行人如汝南一般多,而且神情安详,想必是下了番功夫吧。”
肖七淡淡一笑,道:“就是命令官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妄取百姓一针一线,如有违者,立斩不饶。为此还斩杀了名在大雨天借百姓家中雨箬,用来遮蔽铠甲的小兵。”
说到此,肖七不禁有些黯然。斩杀自己部下,实在是逼不得已之事。可如果不杀一儆百,不仅部属难以管教,还会失信于民。
简雍听了,也不禁有些失神。随即道:“城里原有居民安稳下来后,就得看如何管理流民了?”
“流民?那这个用什么方法好?”肖七问道
简雍道:“宛城四周良田极多,我来的路上,看有些田块都荒芜了。正好招募流民,耕作其地。对于管理流民,我看在宛城,莫若恢复‘亭里之法’”为妙。
“亭里之法”,是秦汉时期政府的最底层的尾端组织,每十里设一亭,亭一般设有亭长一人,下属有求盗一人,负责治安,有亭父一人,负责亭舍的开闭扫除管理等杂务。亭下面设里,每里一名里长,职责与亭长相似,只是负责的范围少些而已。
这样每家每户人口登记在册,流民分散后打入里里,由里长负责。
里长、亭长有寻查里中、亭里陌生人的职责,如能抓获一名奸细,官府奖励一贯钱。但如果自己里中出了奸细,里长、亭长有连坐之罪。
听了简雍的‘亭里之法’,肖七不住点头,道:“宪和,你与李力负责此事,尽快将其办好,写份材料,我上报主公,看徐先生可有补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