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林知县,赵学大人,今年第一批红薯已经成熟。” 几人赶忙上前,擦拭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何为红薯?” 朱棣被这新奇的名词勾引起兴致。 “红薯是林知县从番邦引进的作物,由桃源研究所农业部育种优化,如今亩产可达三千斤!” 唐书言语间眼中尽是自豪之意。 “什么,你再说一遍?” 朱棣简直难以置信,惊愕道。 “经过三年的育种,红薯在大明亩产确切可达三千斤,若是不信,可去田间验证一番。” 唐书爽朗一笑,三年的辛劳算是没有白费。 林浩微微皱眉,二十一世纪,红薯的亩产已经能够达到六千斤。 可能是由于大明土地贫瘠的原因,刚引种时,亩产不过千斤。 三年时间,只翻了三番,实在难令林浩满意。 朱棣与成国公两人疯了似的,踏入农田,拽着红薯藤,将红薯连根拔起。 三千斤什么概念! 如今大明最为肥沃的土地,水稻产量亩产不过四五百斤,倘若林浩所说当真。 整个大明,将不再受粮荒所困! 只要能吃,好不好吃那都是次要的。 天色完全暗了下去,林浩躺在竹椅上,优哉游哉的看着漫天繁星。 朱棣两人还在田间乐此不疲的劳作着。 唐书赵学几人,便替两人将红薯运回到木屋前。 子时。 朱棣两人满身泥泞,看着面前堆积成山的红薯,眼神中尽是兴奋之意。 凭肉眼望去,至少都是千斤之上。 “林小子,这回你可算立下不世之功。” 成国公眼神中尽是欣赏之意。 赵四拿着称,在一旁称量着红薯的重量。 又过了半个时辰。 赵四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的看着册子上的数据:“陛下,红薯的亩产达到四千八百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