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那个少年-《辞金枝》
            
            
            
                
    第(1/3)页
    山谷女主人……是欣欣!
    那她的儿子——
    兴元帝听到了自己如鼓的心跳声。
    从乱世至今,他经历了那么多事,早已冷硬了心肠。可一想到欣欣出事,想到他与欣欣很可能还有一个儿子,他就无法维持帝王的冷静。
    「怎么确定那少年幸存?」兴元帝的心高高提起。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什么叫患得患失。
    「山谷中没有符合的遗骸……」
    兴元帝眼中闪过沉痛,紧紧盯着贺清宵:「你是说,有当地人见过那少年?」
    「是。」贺清宵语气平静,「微臣带了见过那少年的几个山民进京来——」
    兴元帝语气激动:「带他们来见朕!」
    话音落,兴元帝改了主意:「还是朕去见他们,不要让他们察觉朕的身份。」
    一番安排,兴元帝见到了四个村民。
    这四人不是一个地方的,互相并不认识,三男一女,有老有少。
    「见过大老爷。」
    一开口,兴元帝微微皱眉。
    是宛阳那一带的口音,他听着稍微有些吃力,不过还能听懂。
    兴元帝不免又想到了辛皇后。
    大夏建国之初,辛皇后曾提议各地蒙童一入学就学习官话,后来没有执行。
    官话是一直有的,也就是京城话。外地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从启蒙就会请先生教导,一些寒门子弟考上秀才后,有心更进一步的也要开始官话的学习。能出现在皇帝面前的官员,定不会让皇帝有口音的困扰。
    但从普通蒙童开始推广官话,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就太大了。
    可是不得不说,欣欣当年的许多提议如果抛开各种阻碍执行下去,是有许多好处的。
    兴元帝走了一下神,看向战战兢兢向他行礼的四人。
    「不必多礼。听我侄儿说,你们见过我那失散多年的族侄,能不能仔细说说?」兴元帝也用上了乡音。
    先开口的是四人中唯一的妇人。
    「小妇人见过那位公子三次。一次是小妇人丢了个簪子,正急得团团转,被那位公子瞧见,帮小妇人找到了……」
    妇人双手合十:「真是恩人啊,那簪子是买来给家中老婆婆的,要是找不回来,小妇人可要有麻烦了……」
    眼看着妇人话题飞到天外,大有还能说上半个时辰的样子,贺清宵轻咳一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