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初心-《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1/3)页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
    张洛则还是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诗经》是最好的呢?”
    “《诗经》一书有朱子的集传可以学习。”
    “在晋江县选读《诗经》的学子。”
    “比上《易经》要少很多的。”
    “竞争也少上很多。”
    张洛又问道:
    “那在晋江县,哪本经书选读的人最少呢?”
    胡照轻声说道:
    “那肯定是《春秋》了。”
    “《春秋》内容繁杂,虽然字数不是很多。”
    “但里面的分卷,传记数量太多了。”
    “一般人根本买不起这么多。”
    “更不要讲理解通意了。”
    “没有师傅指导,自己根本学不进去。”
    真的是这样,和张洛想的不差。
    看似公平的科举考试。
    里面的花花肠子不少。
    不讲考场外的作弊情况。
    但是师从名师和自学苦读差距就很显眼。
    表面上看是五经按自己的意向选择。
    能自学成才的只有《易经》,《诗经》两本。
    这跑道都是人挤人,挤死人了。
    而那些家境好的学子。
    可以请教师傅。
    选读平民自读不敢去选的其他三本。
    光是这点就比平民子弟好考很多。
    张洛明白胡照说的是心里话。
    不过他是带着系统穿越来的人。
    到底选修哪本经书。
    张洛已经想好了。
    他拱手说道:
    “感谢胡大哥的好言,让张某受益匪浅。”
    胡照说道:
    “张洛你天赋异禀。”
    “能用巧记破了知县老爷的考题。”
    “只要好好研读几年。”
    “通过童试成为秀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张胜文和魏家兄弟也纷纷应和。
    他们自然不是瞧不上张洛。
    要学好一本五经。
    少说也得两年起步。
    张洛还没有开始正式研读。
    说他指日可待已经夸赞了。
    张洛进入脑海看着十二级的解释性科考。
    只要自己好好上课。
    每日坚持读书。
    到明年县试一定能到十五级。
    聊完的科举的事情。
    五人又聊起了现今流行的心学。
    福建是朱子的家乡。
    晋江县离朱熹的家乡也不远。
    按道理应是理学繁盛的地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