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相邦王绾站出来,让众臣保持朝会秩序,不得喧哗。 国尉尉缭用舌头舔舔牙后跟,把文书往袖子里塞了塞。造孽啊,自己花了大半个月,日夜研究百越,终于写出平定百越策略。 结果,这策略还没交上去,定安侯就把百越给平了。 蒙武迟疑地开口问:“大王,这事……” 蒙武挠头,刚才大臣们还在研究法律法规,结果定安侯就整出这事了。 平定百越是大功,但私自出兵,是大罪啊! 蒙武求救地望向李斯,这该如何是好?总不能问罪定安侯吧?可不问罪,秦律威严何在? 就在李斯考虑,要不要替定安侯背黑锅的时候,蒙恬犹犹豫豫地开口:“定安侯好像上过文书,说要平定百越。” 嗯? 大臣们狐疑,什么时候的事? 李斯猛地拍额头:“对,是有这么一回事!在治国十策的最后一段。” 大臣们…… 定安侯的治国十策有一千字,前100字聊感情,中间800字写策略,后面90多字做结尾,只有一句“臣欲尽快平定百越”。 这句话,谁都认为是一句观点,而不是一个请战啊! 蒙武:“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众大臣别别扭扭地同贺,这个战事,在座的诸位真是一点参与感都没有。 秦王政笑道:“让我们看看定安侯都写了些什么?哦?南海诸部同意接受郡县的管辖?不错!” 这段时日,总有人私底下求见,为六国王族求情,请求哪怕给他们封一个小点的诸侯国也行。 南海这事一出,看他们还如何找借口! “第二个,迁中原人口入百越?”秦王政深吸一口气,这件事不好办呐。 此时六国方定,整个华夏大地人口锐减,楚国故地以外的北方人口更是紧缺。 前几日,王绾李斯还在筹划,要将三晋北河之民三万家迁入榆中助耕,为九原郡抗击匈奴做后盾。 李斯甚至提出还要将天下豪富大族十万户,迁入关中之地。 王绾:“不可!连续灾年,数年征战,中原人口锐减,想要耕种中原土地都很勉强,如何能去南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