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有这刀,切实砍在了所有世家豪强的利益上,这群人才会联合起来,为了共同的利益。 而毫无疑问,科举改革,便是这把砍在所有世家豪强身上的刀。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科举对于世家豪强,可不是财路,而是安身立命之本。 故此,哪怕是朱标,在真正改革之前也得谨慎不惧,以免其后生乱,疲于应付。 “这就是《大明律》和《大明农学要术》完整版本?” “果然精妙,尤其是这《大明律》竟是比爹当年立下的还完善不少,很多当年没有写进去,以为约定俗成的也都记录其中。” 朱标翻看着萧寒递给他的《大明律》和《大明农学要术》,啧啧称奇。 “那肯定的,要是不比当年的完善,我也没必要再也一遍了,干脆直接把当年那个版本搬过来不就好了?” “大明律这玩意,要的就是个严谨,很多东西如果不说明白,就会给执行的官员过多的自主权力,届时玩起‘情有可原,理无可恕’和‘理无可恕,情有可原’那一套,伤害的还是我大明百姓。” 萧寒翻了个白眼,这个年代就这点不好,明明都依法而治,但就是很多事写的模棱两可,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改。 以至于,老百姓期待一个清官,多于期待一部完善的法律,明明早在秦朝便是法治王朝,到了后面却是人治思想深入人心。 “那如果,真的情有可原,但是理无可恕,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朱标看向萧寒问道。 “依律而行,若该情况情有可原,可在之后写进大明律中,但是,在当时,必然依法而治,当问罪问罪,当处死处死!这是我大明律的尊严。” 萧寒对着朱标郑重道,大明不是后世,各地交流起来,耗时较长,若是当时的地方官觉得情有可原,都能按照无罪给判了,这无异于置大明律于无用,这是站在大明立场的萧寒绝对不能接受的。 至于最后一个在某种情况下,被依照大明律处死,乃至诛九族的人,萧寒也只能说一句“感谢你为大明律的完善做出的牺牲”。 “嗯,有道理。” “虽然不近人情了些,但只能这样了,不过,孤相信只要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推行下去,我大明律变动的频率终究会越来越慢,到了最后,完全完善。” 朱标微微点着头,眼中带起一丝期待。 “只是不知,那一天,孤还能否看见。” “唉。” “说起来,你这家伙马上就要随军出征了,孤反而有些舍不得,到时候,各种朝政,可就得一个人处理了。” 朱标轻笑一声。 “拉倒吧,你我还不知道了?那些朝政,你比谁都明白。” “至于科举改革的事,到时候阻力确实不会小,各地世家豪强绝不会轻易吃下这个亏,不过我大明兵强马壮,也不是这群乌合之众可以颠覆的。” “届时只需你以铁腕推行改革,我在夏国那边,拿出一场绝对大胜,相信那些世家豪强,便是有心反对,也得憋着。” 萧寒对着朱标道。 世家就是这样,当你的军力外在表现的越拉胯,他们就越敢折腾,当你表现出横扫一切的态势,他们比谁都怂。 “那你可得给点力啊,别到时候在夏国那边打的太难看,弄得天下世家以为我大明武德不够到处造反。” 朱标对着萧寒调侃道。 “呵呵。” “是你别被那群世家的虚张声势给唬住才是,别到时候我一路打进了夏国都城,你却跟那些世家豪强投降了。” 萧寒也是毫不客气,对着朱标道。 “行了,不跟你拌嘴了。” “出征夏国,爹打算先行重新主政,亲自出面,为将士们弄一场践行酒,到时候你可别再让沐英、蓝玉他们灌趴下了。” 朱标嘿嘿笑道。 “我直接用小麦酒跟他们的酒精喝,看看谁能把谁灌倒了。” “对了,为什么爹是先行主政?” “锦衣卫的消息,爹把凤阳老宅子给修了,他不会真想回去放牛把大明丢给你吧?” 萧寒对着朱标问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