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走吧,今天我们的事情可不少。” 萧寒大手随意一挥,对着单安仁说道。 “诺!” … 李恒和单安仁纷纷应声,跟在了萧寒的马车之后。 吱吱吱! 马车行进在春日已经解冻的松软土地上,不断行进着。 金陵的雪期本就没有北方长,只不过因为大明身处相对寒冷的时期,故此冬天才会时长积雪不化。 如今已经过了阳春三月,遍地积雪早已消融,路旁的树木都已经萌了新芽,遍地花开。 “就这里吧,这里建第一条造纸生产线,单尚书这是造纸环节的拆解分配,一条生产线大概两百人,遍布生产的各个环节。” “单尚书,你去安排。” 萧寒从怀里掏出一份昨夜书写的造纸生产线环节祥解递给单安仁。 作为工部尚书,其本就数知各类工匠之术,帮助萧寒搭建一个生产线,自然不是问题。 “这边,这边弄一条伐木加工生产线,为造纸生产线提供标准化木材。” “这边,这边弄一个印刷排版生产线,可以直接对生产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 “这边,这边弄一个墨块生产线,能直接给印刷排版生产线提供原料。” “还有这边,这边我要一个小型内河港口,方便进行运输。” … 单安仁还在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萧寒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做好,萧寒那边一个个任务已经如同连珠炮一般丢了过来。 这一下子,单安仁都傻眼了。 原本以为,只有一个造纸厂生产线,结果萧寒除了规划了六条造纸生产线之外,直接给安排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配套生产。 如果不是萧寒关于工学的大明官方教科书还没有出,单安仁此时一定会想要吐槽一句。 说好的一条生产线,结果你直接给安排了一个产业链? 难怪说需要的人手多,合着在这儿等我呢? “这…殿下,这,这是不是太多了?” 单安仁有些瞠目结舌。 李恒也是瞪大了眼睛,拿着一摞地契,一时间都有些无从下笔。 “不多不多。” “你们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你们是跟着太子办事,跟着陛下办事,要有格局,格局懂吗?” “我们要办的事,一定就要办能够影响大明的大事,如果只有一条生产线来供纸,那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唯有做大做强,才能够体现出我大明的气势,体现陛下和太子的雄才大略。” 萧寒呵呵笑着说道。 嗯,这波羊毛薅的,英国公很满意。 “殿下教训的是,是吾等狭隘了,以后定当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寒的话,听得单安仁一愣一愣的。 虽然有些没听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算了,殿下说的一定是对的,鞠躬尽瘁就完了。 “看什么看,没听见殿下说的吗?写呀!赶紧的,给咱家写!还有那边那片林场,都给殿下圈进来。” 李恒回过神来,扫了一眼还在发愣的一群小内侍,尖声呵斥。 就这样,在这么一番跑马圈地之下,这一边大片地都将变成萧寒的产业。 朝廷出地,朝廷出工,萧寒只负责下命令,并进行后续经营。 这一波羊毛薅起来,萧寒此时心里的感觉,真可谓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当天下午。 太子东宫。 复习了一天考题的朱标伸了个懒腰,对于明天的殿试胸有成竹。 “殿下,二殿下在城南那边圈地建厂了。” 有个东宫太监跑了过来,对着朱标说道。 “咱知道,这就是咱让他去的,下次这种事不用再报了。” 朱标摆了摆手,一脸豪气。 不就是圈地建个厂嘛,多大点事,他一个大明太子,还能差这么一点? 等大明报运营起来,赚回来还不是轻轻松松。 不是… “殿下,这是前边送回来的地契备份,根据咱大明十亩一契的规定,目前都在这儿了。” 内侍小心的掏出一摞纸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