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圣旨从朱标的东宫发出,一路绿灯向着边境而去。 经历了一天一夜,便送进了越国和澜沧王国境内。 毕竟,圣旨不是军队,调动起来,可是要比规模庞大的军队要方便多了,八百里加急之下,连续换马和骑手,昼夜狂奔,时而顺路走水路之便,自然要快上不少。 升龙城。 越国皇宫。 “陛下,大明派人来送了一封您亲启的圣旨。” 宫外,有太监碰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 “哦?” “明帝给朕写了什么?” “黎卿,你给朕读一下。” 越帝陈暊微微抬头,对着一旁的心腹大臣枢密使黎季牦道。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兹有南邦小国,监管不力,使盗贼流寇于我大明,责令越国之君,发动越国兵力,配合于大明边境剿除匪患,不得延误。” “若有怠慢天朝上使之处,则大军…” 黎季牦伸手接过开始读了起来,却是说话间脸色渐渐苍白。 “怎么了?” “接着念。” 陈暊眉头微微一皱。 “则大军南下,与贼皆灭。” 咕咚! 黎季牦坚持了念出了最后几个字,吞咽了一口唾沫,手都在微微发抖。 现在的越国早已经不是当年对抗蒙古兵南下,而保持不灭的越国了。 此时的越国陈氏皇族不过堪堪从杨日礼之乱中走出,夺回国家大权一年时间,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南方更有占国制蓬莪虎视眈眈,不断入寇已经虚弱下来的越国,战场上,局势不利到了极点。 若非制蓬莪自知占国实力不足,不能一举吞并越国,怕是早已经割裂越国之土,让这个曾经能够硬抗蒙古的南方小霸王四分五裂了。 “唉!” “明帝朱元璋,一如既往的霸道啊。” 陈暊叹了口气。 “陛下,大明势大,不若我们恢复对大明的朝贡,俯首称臣吧。” 黎季蚝试探着说道。 本来,两年前,在陈裕宗时期,是对刚建立的大明进行朝贡的。 只不过,一年前杨日礼之乱中,越国一片大乱,断了与大明的朝贡,事实上脱离了朝贡国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朱标再给越国的圣旨中没有用“下邦”、“属国”这样的词汇。 而是用“南邦小国”来形容越国。 “怕是…” “没那么简单,杨日礼时期,断了与大明的朝贡,但按理说朕作为陈氏皇族成功继位,应该就是顺理成章的恢复成朝贡国君主的关系,只待今年派遣使者朝贡,便是顺其自然。” “但大明的圣旨并没有将我大越形容成大明的‘属国’,反而用了‘南邦小国’这个词,这说明,大明拒绝承认我大越的属国地位,按理说这种情况作为宗主国,是不会这么做的。” “大概率,是大明内部对于我们放任那些贼寇流窜的举动十分愤怒,是真的已经产生了讨伐我们地想法。” 陈暊轻叹一声,凝重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 “我大越的国力早就不负当年,根本不可能抵挡大明的兵锋啊。” 黎季蚝有些紧张道。 “你还好意思说!” “如果不是你跟朕说,些许小贼无需理会,怎么会有今天这一幕!” 陈暊怒道。 “这…陛下,微臣也没想到,大明这么大一个帝国居然这么小心眼啊,区区几个盗贼的问题,就对我大越心生不满。” “不过,微臣觉得,陛下的论断还是为时尚早,既然大明在圣旨中提了配合剿匪这一要求,想来还是有缓和的机会的,届时,我们顺势派出使者要求恢复对大明的朝贡,或许就能得到大明原谅,高枕无忧呢。” 黎季蚝对着陈暊说道。 “哼!你说的简单,就怕大明不会那么轻易同意。” 陈暊冷哼一声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