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现在,李弘壁却提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想要解决草原蛮夷之患,光靠战争根本就行不通,也永远无法解除这个隐患。 但是转而采取李弘壁的办法,以利诱之再配合棱堡土豆,不断蚕食草原蛮夷的生存空间,直至最后让其不得不主动放弃远离大明,向其他地方迁徙! 不战而屈人之兵! 朱棣眉头微挑,呢喃着那句后世名言,眼中时不时闪烁着精光。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这句话,当真是鞭辟入里! 越是琢磨,就越是有味道! 而事实真相,原本就是如此。 大明经略外藩所遭到的最大不幸,就是在太祖高皇帝逝世的同时,立即爆发了靖难之役这场内讧,导致大明好几年间完全无暇外顾。 因此,直到太祖高皇帝晚年煞费苦心所建立的对外威力,一下子丧失殆尽,到了他朱棣即位后,又不得不重新开始苦心经营。 起初,他这个新帝的权威还没遍及边陲,他的对外政策专赖招扶,还不能立即出去征讨攻伐。 加之即位初期政权不稳,朱棣全力对内,暂时没有大举出塞远征,只是努力招扶兀良哈三卫和鞑靼、瓦剌等漠北实力最强的游牧部落。 那个时候,蒙古失去了首领,鞑靼、瓦剌两部酋长互相激烈斗争,致使“北虏”相继投降大明。 可是正当这个时候,意外却再次发生了。 帖木儿帝国暴露了其狼子野心,率领大军不惜一切代价地远征大明。 朱棣不得不倾尽举国之力迎战,最后在李弘壁的辅佐之下,成功赢下了这场国战! 而这场国战之后,朱棣也彻底坐稳了皇帝宝座,帝王威望提升到了一个崇高的地步! 此外,四方蛮夷都亲眼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强盛,所以齐齐归附。 这就无疑证明,战争本就是政治的延续。 更别提,国战之后,作为战败方的帖木儿国,还要向大明赔付巨额赔款,缓和了大明内部的种种矛盾。 大明打这一场国战,单从经济角度去想,其实并没有亏损多少。 除去帖木儿国的战争赔款外,大明还顺势派遣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遂经略西域,重新开启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因此每年从西域运送至京师的商税贸易,都是一笔令人心动的巨大财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