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襄道:“他们沉浸在周礼中,以为周礼就是一切,先贤之语不需要更改,看不到世间的变化,这一点很不好。” 朱襄想起鲁儒与秦始皇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上的争斗,以及那几次明明处于下风却非要撩拨秦始皇怒气的“交锋”。 秦始皇的名声在这交锋中黑透了,但鲁儒又得到了什么? 他们什么都没得到,这个天下也什么都没得到。 他们一味与秦始皇斗气,与国与民都没有任何益处。 如果一家学说对国对民没有任何用处,那这家学说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孔子之后,每一代弟子都在孔子思想上有自己的见解。无论后人是否认可这些见解,但至少每一代贤人都认为根据时代而进行改变是正确的事。”朱襄道,“若是孟子还在,也是不会认这群腐儒为门徒的。” 荀子冷笑:“正因为孟子死了,他们才敢自称孟子弟子。” 荀子冷笑后,再次骂道:“这群鲁儒,还不如真正的孟氏贱儒!孟氏贱儒至少还有价值存活在这个世间!” 朱襄无奈地听荀子又骂那群鲁儒如虫子老鼠,不,连虫子和老鼠都不如了。 荀子骂完之后,心情好了许多。 他道:“陪我走一走。” 朱襄知道荀子有话要与他说,屏退了仆人,与荀子在空空荡荡的宫殿庭院散步。 为了避免被刺杀,从古至今宫室中就少有栽种树木,只单独建了花园。 国君不喜欢光秃秃的宫室,大多会去别宫居住。 所以朱襄总觉得这是没意义的行为。因为宫室里可能被行刺,别宫不也一样? 荀子则很喜欢这样空荡荡的宫室。他认为这是国君节省的象征。 荀子与朱襄绕着庭院走了一圈后,两人都没开口。 直到荀子走出了一头薄薄的汗,才停下来。 朱襄看着荀子的脸色,心里有些沉重。 他大概猜到了荀子想要与他说什么。 “朱襄,你所说的妇人诰命一事,我已经定下。”荀子道。 朱襄低着头。 荀子道:“你不问?” 朱襄苦笑。 荀子问道:“你担心与你所想的完全不同,所以害怕对我失望?” 朱襄立刻道:“我不会对荀子失望。” 荀子道:“因为你说,你才是不合时宜的人?”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点头。 荀子叹了口气,道:“我采用了部分你提的意见,但没有全部采用。” 朱襄仍旧不敢问荀子采用了什么。 荀子自顾自地说道:“我采用了女子可以立功自己获得诰命。” 朱襄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真的?” 荀子冷哼一声,道:“我会欺骗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