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国上下这才意识到长平君朱襄有多可怕。 朱襄只是温和。但若他不想温和的时候,只要秦王支持,秦国就无人可以动摇他手中的刀剑。 在秦王子楚和长平君朱襄的强力镇压下,秦国的粮价波动迅速平息。 朱襄继续巡视天下督促春耕。秦王子楚调转车头,巡游秦国漫长的边境线劳军,并督促防疫。 蝗灾之后必有大疫。朱襄最担心的是人死太多后,蚊虫老鼠造成的细菌性疾病。 大蒜、艾草、生姜等有抗菌效果的草药被大批量运到边境城中,官吏带着城中士人在城中每日宣扬和督促平民搞卫生喝热水吃熟食,守城兵卒严格审查每一个入城的人……秦人全力将疫情拦在城外。 战国地广人稀,他国流民偷渡轻而易举。许多疫情都是从流民传入村庄,再由村庄传入城池。 荀子不顾年老,亲自带着咸阳学宫的学子游走各个边境的乡村,教导里正如何在村庄防疫。 这时候咸阳学宫的诸子百家和儒家各派的行为都是一致的,都纷纷走出学宫,下到乡野。 有了提前预防,秦国虽然还是有零星疫病出现,都刚冒出个苗头就被掐断。 秦国的边境虽然气氛紧张,大战一触即发,但秦国内部春耕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打仗和耕种两不误。 这次五国盟军没有像以前那样聚合在一起,与秦国进行大决战。 他们发现当双方摆开阵仗对垒时,秦国很容易以少胜多。 现在秦国的国土面积变大,边境线也变长了,所以他们便分散各处袭击骚扰秦国,逼迫秦国分兵。 反正现在他们的战略目标不是夺走秦国的地,而是抢秦国的粮,杀秦国的人。 五国盟军的战术就如北胡一样,以骚扰抢掠和破坏为主。 破坏比防守容易。只要他们能破坏秦国春耕,抢夺秦国的粮食,将疫病传染给秦国,就达成了削弱秦国,延缓秦国东征的战略目标。 五国盟军的战略目标是极其正确的。 现在秦国忙于春耕,凑不出太多的精兵。 而五国基本都陷入混乱,疫情横行,今年春耕是不指望了,反而能凑出更多的兵。 五国的兵还都是几乎生活没有了希望的人。他们若不能从秦国抢到粮食,就只能饿死病死。 所以他们的兵可能训练上比不过秦国,但凶悍程度很可怕,几乎个个都是敢死队成员。 只要分散作战,凶悍的五国饥民就能给秦国造成巨大的损失。 秦国将领见到五国盟军分兵,立刻就明白了五国盟军的意图。 他们明白了,却也只能头疼。 这是阳谋,正好击中了秦国的软肋。他们看清楚了也无可奈何,只能分散兵力和那群五国强盗拼消耗。 拖过春耕后,秦王就能征调更多的兵支援边境。 又因为北胡也遭了灾害,胡人南下掠夺。九原、林中、雁门的处境也似乎岌岌可危,需要支援。 赵国上下一片扬眉吐气。 秦国贪婪,夺走九原、林中、雁门三郡,反倒是背上了一个大包袱。 “根据赵国传来的消息,他们好像说我们是包袱。看来如果我们如果还属于赵国,此次疫情后大概艰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