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阿北,确实死而无憾了。 就在“天下第四狗仔”爆料的第二天上午。 某瓣的总部,在京城、魔都、羊城的三个总部,被一锅端了。 包括阿北在内的某瓣高层,都被带走了。 除了人之外。 一同被带走的还有账本、资料、办公电脑等等。 中午的时候,相关公告就出来了。 永久性的关停某瓣! 顿时,网上议论如潮。 除了少部分爱装逼的文青、小资在哀嚎在抱怨他们痛失了一大“根据地”之外。 支持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 在某瓣针对《夺宝联盟》之前。 观众对某瓣就已经产生很大的不满了。 评分被操控、数据不真实、评分不健康等等黑幕,早被无数网友吐槽批评过无数遍了。 以前,很多观众都有个习惯,在看某部电影之前,先去网上看看这部的某瓣评分。 如果评分和评价都不错,那就掏钱去影院观看。 反之,则会打消购票观影的想法。 可现在呢? 很多人对某瓣评分已经不信任了。 甚至彻底免疫了。 爱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跟他们无关,也影响不了他们的观影决定。 —— 为啥这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 就在前段儿时间,京城一个记者,估计也是闲的蛋疼了,在某瓣上胡乱瞎编了一个电影——《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 看这名字就知道有多扯淡了。 电影的海报、演员名单、简介等等,也都是他瞎鸡儿编的。 然后,更扯淡的事情发生了。 这部“电影”的某瓣评分,竟然高达8.9分! 评论里,有几百人表示已经看过了,还有几千人表示想要看。 更更扯淡的是。 评论里还有很多像模像样的影评。 比如把“电影”称作“此生必看的200部影片之一”…… 更有人,还头头是道的分析了所谓的剪辑技巧、某个电影细节所代表的含义等等…… 这种扯淡他妈给扯淡开门——扯淡到家的事儿都能发生。 某瓣,还有个毛的公信力可言?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冯裤子。 不光是眼光精准,说话也是一针见血。 “有一帮人,尤其什么某瓣上,都是些大尾巴狼,假装懂电影,狗屁!” 冯裤子说的真没错。 某瓣上的那些人,张嘴就是“蒙太奇”,闭嘴就是“高速剪辑”…… 瞅那架势,好像他们真的懂电影,是内行。 实际呢。 呵呵。 前世,一家独大的某瓣后来那是更过分了。 为了利益,公然与一些制片方、剧组、明星团队进行勾兑。 控评、锁评、延迟评论等手段,那真是层出不穷。 先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先赚一波元子再说。 尤其是一些手段,简直奇葩,既荒唐又搞笑,形同儿戏一般。 至于上当受骗的观众有意见?苦某瓣久矣? 那又如何? 不过是一堆屁民而已,你们能拿我某瓣怎么滴? 更甚至。 某瓣还给某些主旋律电影打上了“谎言”或者“惊悚”的分类标签! 这是在干什么? 想表达什么?映射什么?反对什么?—— 某瓣一倒,受益最大的,当然是猫眼了。 短短几天时间,猫眼的注册用户,又增长了30%还多。 这些新注册的用户,使用了猫眼一次后,就喜欢上了这个软件。 猫眼推出的那些独有的,备受用户青睐的功能先不说。 光说关于影视剧评分这方面。 更科学合理的评分机制,更开放包容的态度…… 比起某瓣,强的太多了。 在众多优点的衬托下,猫眼注册繁琐,需要手机号和身份认证的这个小小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用户们也能理解。 某瓣倒是啥都不用麻烦。 可那真是属于用户们的评分网站吗? 真的是“用户看,用户评”吗? 而且。 林一诚之前给赵飞宇大都督特意强调过。 猫眼作为一个公众平台,最基础的原则就是公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