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琩就坐在院子里,脸色阴沉。 他现在已经怀疑吴怀实的动机了,韩庄的余党值得你亲自出马?偏偏你来的时候,严武还不在? 他身边的扈从,吴怀实只认识严武,如果严武在场,就不会有刚才的突然闯入,着实将自己吓了一跳。 这是开元时期,不是大乾王朝修仙世界,李琩双拳难敌四手,刚才那场面,说不害怕是假的。 这个王八蛋,他给吴怀实做内鬼?狗日的吴怀实,吓死老子了。 好在他的胆怯,都在内心,而表现出来的,则是威武之气概,在韦妮儿这边,绝对的上大分了。 李无伤也是语气不满道: “咱们拢共就十个人,就我们三个守在门外,结果他还不在,我方才出去看过了,守在外面的兄弟刚才也被控制住了,好在李晟喊了一嗓子,让殿下有所警觉。” 李晟还是给力的,见到羽林军掏出的腰牌之后,仍是冒险给李琩发信号,但只是啊了一声,就被羽林军给捂住嘴巴了。 羽林是禁卫军,在人家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你出手反抗,形同造反。 李琩脸色难看至极。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一心一意包庇的人,敢出卖他。 不一会,严武回来了,耷拉着个脑袋,进来之后也不吭声。 因为李琩三人所展现出来的氛围,让他心虚了。 “你们俩先出去,”李琩摆了摆手。 李晟和李无伤对视一眼,出了小院。 “隋王官署的职位,你就不要兼了,金吾卫的差事照旧,”李琩淡淡说道。 严武一愣,赶紧跪下来,道: “是卑职的错,是” 他本来想老老实实都对李琩交代了,但一回想,自己答应吴怀实不能泄露,而吴怀实向来都是给圣人和高将军做事,这中间怕不是还牵扯着上面。 那就不能说了,只能自己生扛下来。 李琩笑道:“我不怪你,我知道你是有难处的,让你离开王府,也是避免再被他人利用,并不是不信任你了,你可不要乱想。” 他已经对严武不信任了,但漂亮话还是要说的,什么是领导?忽悠下属是必备技能。 严武是聪明人,心知李琩对自己肯定是有芥蒂了,他当初要不是知道吴怀实是想撮合李琩和韦三娘,他也不会答应帮忙。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辩解的了。 “隋王的恩情,小子一直记在心里,但有驱驰,莫敢不从,” 说罢,严武给李琩磕了个头,就这么走了。 “他这是怎么了?好像犯了什么大错一样?我怎么看不明白?”一旁的韦妮儿神情疑惑道。 李琩叹息一声: “对错不由人,做好人做坏人,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你呀,回家里准备一下吧,或许不用多久,会有人召你入宫。” 韦妮儿更迷糊了:“召我入宫做什么?” “去了就知道了,”李琩无奈起身,心知有些历史,不是他能改变的。 媳妇还是媳妇 三天后, 花萼相辉楼。 李隆基正在与李林甫商讨范阳节度使王斛斯的安置工作,他还是比较认同李林甫的建议。 人老了,有些事情不能力所能及,也是情理之中,王斛斯在幽州干的中规中矩,比较平庸,这么大的官职,封疆大吏,平庸就不合适了。 李隆基知道王斛斯是李林甫当初举荐的,对方能咬牙换掉自己人,将裴宽推上去,他还是满意的。 “先将裴宽召入长安,藩镇重事,朕要亲自嘱咐他几句,”李隆基缓缓道。 李林甫微笑点头: “圣人确实应该亲自垂询指点,以便裴宽能做到心中有数。” 他清楚,圣人要见裴宽,原因只有一个,警告裴宽不准在中枢结党。 外放的节度使,权柄太大,如果与中枢有勾结,对皇权是不利的。 王忠嗣、盖嘉运、夫蒙灵察、皇甫惟明,与中枢一点关系没有,所以他们才能坐在那个位置。 杜希望的资历经验,才干能力,都要高过皇甫惟明,却不能担任节度,就是因为与中枢有牵扯。 至于裴宽,虽然裴耀卿曾经举荐过对方出任要职,外面人看起来,这好像是裴耀卿的人。 但是别忘了,裴宽干过五年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都是皇帝的人。 李隆基接着道: “说起那个安禄山,朕对他的印象不错,张守珪虽然在范阳任上干的一塌糊涂,但终究还是用了一些有能力的将领,范阳与平卢,本就分工不同,不应有轻重之分,右相以为如何?” 李林甫一愣,赶忙在脑海中揣度圣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嘴上则是一刻不敢耽搁:“臣对他的印象也不错,是个能做事的。” 圣人提到了安禄山,又提到范阳与平卢的分工不同,今天主要聊的事情,又是关于裴宽。 李林甫终究是首相,很久以前就将李隆基摸透了。 只是片刻功夫,他便赶紧补充道: “是不是应该将平卢军的地位,适当提升一些。” 你个老狐狸,一点就通,李隆基笑道: “应在平卢设置节度使,今后无需向范阳奏报军事,可直接上奏朝廷。” 李林甫听明白了,圣人还是不放心裴宽,所以要将平卢从范阳划出去,升为节度区,这样一来,两个地方便没有从属关系,属于协同关系。 平卢节度使,可以直接向朝廷奏报事宜,说白了,就是帮圣人盯着裴宽。 李林甫点头道:“圣人高瞻远瞩,确应如此,那么臣以为,平卢节度使的人选,应为安禄山。” “他能行吗?”李隆基装傻道。 不行也得行啊,反正你就是想让他上去,李林甫一脸坚定道: “能行的。” “那就这么定了,”李隆基点了点头。 也就是这个时候,高力士进来了: “圣人,太子召来了。” 李隆点了点头:“让他进来,让吴怀实也来。” 说着,他又看向李林甫,笑道: “右相无需回避,旁听即可。” 李林甫恭恭敬敬的退往一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