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五七言-《家父李隆基》


    第(2/3)页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草!

    王维差点吐血,他怎么也没想到,李白能作出一首完全出乎他预料,完全不在他情感范围之内,两句写景,最后一句咏情的超级神作。

    你特么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通篇没有一个字描述爱情,但是通篇读下来,又偏偏是绝美的爱情。

    牛逼啊!

    赋诗,是不受约束的,也不应拘泥于当下,别看眼下是春天,人家照样可以写秋天,诗是充满了想象力的文体。

    不受局限的诗,才能最大限度的将诗人的才华完全发挥。

    既然是写相思之情,那就不能是春天,春天和相思联系不到一块去,只有孤寂悲凉的秋天,最适合带入情境。

    所以李白选秋天,没有一点毛病。

    赞叹之声连绵不绝,李白算是彻彻底底露脸了,如果以前只是名声在外,那么现在就是谪仙当面,今年长安的诗词一道,注定要活在李白的阴影之下。

    “这个李太白”杨玉环读完这篇极短的小诗之后,也是瞠目结舌。

    她读过的诗不少了,但还是第一次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神作降世给她带来的震撼。

    诗歌,因为是科举的主考项目,被天下士子尊为正道中的正道,那么贵族阶层自然也将诗赋看的无比重要。

    诗词大家,在任何地方,都非常有尊敬,杨玉环眼下对李白的敬重,便犹如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他太厉害啊好一个此时此夜难为情,臣妾要哭了,”杨玉环已经是掩面而泣。

    李隆基也是赞叹点头:

    “古无此体,朕还没见过这样的诗体,这应该算什么?”

    贺知章听到此话,赶忙起身道:

    “三字为第一句,五字为第二句,七字为第三句,应做三五七言。”

    “好一个三五七言,此体自太白始,”李隆基赞叹道:

    “诗家之幸,此子确为诗赋一道之伟男子也。”

    玉真公主此时已经为王维担心了,因为李白这一首带给人的震撼,仍在所有人的内心流转回味。

    确实是绝美,太厉害了。

    王维眼下多少有点气馁了,就像是望见了一座高山,而自己犹如暮年老翁,难以攀登。

    他本来已经没有争胜之心了,常年禅修,心境淡然,今夜难得被李白挑起了争胜的欲望,如今也在一点一点消失。

    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王维在不经意间,进入了佛家无我无形的大自在境。

    一点禅机将至。

    王维闭上双目,想起了自己的亡妻,缓缓开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李白瞬间一愣,一口老血卡在喉咙,差点喷将出来。

    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将相思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不愧是宫廷咏诗第一人。

    宫宴上的所有人,又震憾了。

    除了李琩,因为李琩从后世了解,这首相思,不是还有一个名字,叫《江南赠李龟年》吗?

    现在就给出来了啊?王维脑子里此刻在思念谁呢?他老婆是博陵崔啊,也不是南方人啊?

    也许是因为王维去过江南吧。

    就在王维的原来的坐席那边,已经有一位男子泣不成声了,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模样应该是非常的伤心。

    中书省右补阙崔兴宗,王维的小舅子,王维的亡妻,就是他的亲姐姐。

    “江南人将红豆呼为相思子,传说有一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作红豆,”李隆基感叹一声,朝着身旁的杨玉环道:

    “这个王维,自此篇之后,再咏红豆者,当以此篇为压卷,朴素无华,和谐柔美,实为佳品中的佳品。”

    在座的所有人,也都在议论着王维这首新篇,今晚对于大家来说,无疑是一场文学盛宴,每一个人都全身心的参与进来,以至于今晚的上元宴,酒水会省下不少。

    但是玉真公主不高兴,她与王维相识极早,那个时候王维还没有娶妻,但是自从王维结婚后,玉真公主能非常清晰的感觉到,王维那颗心都在妻子身上。

    我何负于他?为何如此待我?

    这首相思,是个人都能猜到,是王维写给亡妻的,因为王维的爱情其实比较单一,除了老婆就是玉真,没有其她人了。

    玉真公主还活着,两人眼下经常见面,别墅距离也不远,肯定不是思念玉真啊,那就只能是亡妻了。

    今晚宫宴,与往年完全不同,成了李白和杜甫的二人转,所有人都在围绕着两人的诗篇探讨议论。

    大家都希望能圣人能继续出题,考量二人,从他们身上压榨出更多的传世佳作。

    但是呢,时间不够了,再有大半个时辰,灯会游行就要开始了,那是圣人与民同乐的庆典,不能忽视。

    虽然很多人,希望忽略掉这一步,继续聆听李王二人的大作。

    那么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提醒下,为了节省时间,令李王二人各做三首上元应制。

    而两人关于这个题材,私下早有准备,所以很快,六篇新作便问世了。

    李白其一:

    初逢雨露欠蓑衣,幸避风波驻石矶。

    正法岂能兴六耳,妄寻只得闻天威。

    蓬莱有乐兴庆盛,玉阙来朝瑶池归。

    敢问玄元君可在,只言心正见门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