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托付后事-《家父李隆基》


    第(2/3)页

    如何去说服韦陟,李琩对韩滉有信心,或者说,他对韦陟有信心,这个人很清楚,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

    只要是韦陟亲笔,中书盖印,诏书便具备法律效力。

    “将臧希愔和盖明书叫来,我有事嘱咐,”李琩道。

    武庆点头离开。

    眼下是三月初三,左卫上番的是翊二府,中郎将是臧希愔,那么四月份上番的,是亲事府,主官王仲昇。

    王仲昇不是李琩的人,所以李琩早就将对方架空了,如今亲事府管事的,是盖明书。

    左卫的卫士,全部来自于关中,轮番的时候,是要提前入京的,一般是提前四五天开始从家里出发,然后于长安郊外的卫所大营简单集合一下,便可以入京。

    李琩要将亲事府入京的时间提前,需要找个借口,借口很好找,给你们更换春衣。

    这属于府内杂务,全凭主官说了算,有些卫府好几年不给卫士换新衣,李琩去年冬天的时候,给大家换过冬衣,如今入春,再换春衣,完全合情合理。

    而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左卫在关键时刻,拥有两个府的兵力,其实也不多,两千四百人,但已经是足够了。

    李琩需要将后续的一些事情都安排妥当,确保太子和基哥都挂了之后,他有足够的力量稳定局面,方便他控制皇城。

    至于没有戍卫之职的领军卫,留京的卫士大概也在两千之间,只要与盖擎内外呼应,以武力镇压局面,还是行得通的。

    眼下左右骁卫,已经被派去了官道安排肃清工作,有些损坏的路段,还需做临时的补修,毕竟不能让圣人颠簸。

    都说后世的路动不动就修,其实这都算好的了,在大唐,皇帝不走,一般不修。

    或者你自己修。

    所以大唐没有道路养护费,因为压根就不养护

    杨知庆,是一个活着命不好,死了命很好的人。

    他死后,被武则天追赠为太尉、郑国公,四个闺女的婚事全部由武则天亲自张罗,历史上,李亨继位之后,追封为郑王,因为这是他亲姥爷。

    杨知庆四女显贵,却没有亲儿子,而是过继了弟弟的儿子,名叫杨令修,曾经担任过左武卫大将军,可惜死的也早。

    杨令修三个儿子,一个在地方当官,另外两个在长安,老大杨沐左千牛卫将军,老二杨清秘书省。

    那么李亨能指望的,其实就是杨沐了,千牛卫,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属于皇帝贴身近卫,人数不多,左右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

    他们是十六卫当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两座卫府,因为啥?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对皇帝造成威胁的人,后来职能被龙武军所代替,基本成了每日常朝负责值守大殿内外的侍卫。

    但是常朝这不是没有了吗?所以他们的地位更加尴尬,一部分去守了武库,另外的,基本就成了皇城街溜子,工作轻松,赚的又多。

    但是注意还有但是,皇帝返京,他们是仪仗队。

    离京的时候不需要他们,因为古人重归而不重行,回来的时候,他们是要全副武装给皇帝开路的,因为十六卫当中,左右千牛卫的铠甲,是最帅气的。

    他们的铠甲看上去不像是兵,更像是将,非常气派好看。

    要知道他们以前可是叫奉宸卫,意指伺候帝王。

    杨沐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他会带领左千牛卫的六百人,负责在关键时刻诛杀李琩。

    他是李亨的表哥,李亨完蛋他必死无疑,虽然他率领的千牛卫,可谓是绣花枕头当中的绣花枕头,但是杀个李琩,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飞龙禁军当中,也被李亨安插了许多少阳院的心腹,从校尉到都尉,都是他的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可观了,毕竟特训过,首领虽然是程元振,但是李亨干这种事情,是不会指望一个官宦的,于是他将担子交给了虽然也无鸟,但是忠心和统兵能力极为被李嗣业看重的杨思危。

    左千牛卫,飞龙军,再加上少阳院本来的侍卫随从,完成一场刺杀行动还是可以的,但到时候如何控制大局,靠这些,很显然远远不够。

    于是他私下准备了四份太子教令,分别交给他的属官高仲舒、潘肃、吕向、王丘,由他们届时拿着教令,调动右卫、左骁卫、右武卫和右威卫。

    因为杀掉李琩之后,他还要干掉李林甫等人,控制四王和十王宅。

    李亨觉得自己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外有皇甫,内有四卫,打李琩一个措手不及,事必成。

    “事成之后,信安王、萧嵩、裴耀卿、杜希望等人必然会出面,帮着孤维持局面,”李亨拍着李静忠的肩膀道:

    “记着,你要带人盯死李琮他们,若有异动,乱军之中,以箭杀之。”

    李静忠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也已派人通知皇甫,他们不会进京,会绕过驿站,于鸣犊泉一带驻扎。”

    李亨道:“今后不要再与他联络了,他比谁都清楚该怎么做,行军打仗的,如何隐藏行踪,把握时机,他更在行。”

    说罢,李亨眼神凌厉的看向屋外,咬牙道:

    “别人施舍的皇位,又怎比得自己亲手拿来的更让人大快人心呢?别人做得,孤亦做得。”

    最近这段时间,李琩总觉得日子好像过的特别的快,他真希望今天走的能更慢一些,明天来的更迟一些。

    这是一种畏惧,也是胆怯,说明他对自己并没有信心。

    是的,做一件事如果没有阻碍,一切顺利,那带来的回报必然也不值一提。

    高回报自然是高风险,丰硕的成果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

    他得给自己留后路啊

    “你带着大郎,去一趟灵武吧,悄悄的走,我会各方打点,确保你们能安全离开,”李琩先是在兰方院,嘱咐妻子郭淑。

    他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是这一世毕竟有了儿子,那是他的骨肉,他可不愿意事败之后,妻子和两个幼子成了粘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他清楚,这件事无论成败,李亨都不会有未来了,那么郭淑投靠郭子仪,无疑是可以保命的,将来无论谁是渔翁,又或者基哥死不了,碍于郭子仪大权在握,都应该不会追究他的儿子,毕竟才一岁。

    而郭淑还不知道丈夫要干什么,但是她听的出,丈夫这是要让她避险。

    因为王妃无诏不可离京,尤其是还带着皇孙,她们在没有基哥的准许下,离京是犯法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