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那是老子的地-《家父李隆基》
第(2/3)页
咸宜顿时一愣,缠了上来:
“是去扬州吗?山高路远,你怎么舍得啊?”
李琩一愣,诧异道:“那你的意思呢?让他一辈子留京?”
郭淑也笑呵呵的劝说道:
“这是好事,尤其还是江南富庶之地,唯一的弊端在于,恐怕别人少不了会嫉妒。”
一句话,直接将咸宜的思绪给带走了,只听她冷哼一声:
“凭什么嫉妒?他们跟我们又不是一个阿娘生的,好处能想到他们吗?我只是舍不得罢了,又不是不愿意。”
说着,咸宜看向李琩:
“善安的婚事,你考虑过没有?”
听到这话,李琩重新将卷轴放下,沉默半晌后,道:
“我有意在河北为他选婿,你觉得怎么样?”
“你疯了?”咸宜目瞪口呆:
“李琦去江南,妹妹嫁到河北?兄弟姐妹四个,走两个?我不同意。”
一个妈生的,终究是一个妈生的,咸宜巴不得兄弟姐妹四个都在京师,时常团聚,根本不忍心山水相隔,难逢其面。
郭淑平时最常跟咸宜聊起的就是她对兄弟姐妹的相思之苦,咸宜自然不愿意也成了郭淑那样,天天思念亲人。
在她看来,李琦是男人,外放属于没办法,但是善安怎么能远嫁呢?
“谁跟你说远嫁了?”李琩没好气道:
“河北人就不能在长安做官了?”
咸宜反驳道:“但是河北人在京师有名望的可不多,善安的婚事,当下多少人都在惦记着,你想外嫁关中,呵呵看看有多人会反对吧。”
李琩顿时不满道:“朕自己的妹妹,由得他人说三道四?”
郭淑对此,也不太乐意,因为她希望善安嫁给她们老郭家,而咸宜,是属意老杨家。
各有各的打算,总之,都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妻子和妹妹都不同意,一个委婉的在劝,一个直来直去的反对,李琩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别说了!善安的事情,朕一人做主!”
郭淑内心一叹,无奈的与咸宜对视一眼,而咸宜呢,直接冲着她哥冷笑几声,拂袖走了
修陵必修屋。
每一座皇陵在动工的时候,都会在旁边修建一片建筑群,就是给子孙们服丧用的,等到服丧过后,这个地方便会移交给负责守陵的人,从而成为守陵村。
皇帝的陵墓是要提前修建的,唐朝的帝王丧志制度是依据汉朝制度延伸而来,皇帝继位一年之后,就要给自己挑陵墓了。
那是阴宅,风水好不好,皇帝是要亲自把关的,建成之后,他甚至还要去亲自验收。
而帝陵的规格往往取决于这个皇帝的在位时间,在位时间越久,他修的就越奢华。
帝陵的陪葬品多寡则是取决于儿子的孝顺程度,而基哥的陪葬品,大多来自于他内库当中无法变现的珍宝,也就是卖不出去或者别人不敢买的那类,硬通货,李琩给的很少。
阴宅,古人是特别讲究的,包括他们李唐宗室,因为阴宅的事情闹矛盾的都不少。
主要来自于陪陵,打个比方,基哥挂了,那么除了李琩这个后继之君外,他剩下的儿子将来死后是要陪葬在他的主陵周边的。
而主陵周围,风水的好坏肯定也有区分,那么儿子们必然会争,你的大的,挤压了我的空间,你的位置不对,那应该是我的。
当下的泰陵服丧村,亲王们就是在争论这件事情。
为啥呢,因为李琦要占据陪葬主位,将最好的一块陪葬地给抢了,理由是,他是嫡次子,李琩下来他最尊贵。
这下李琮能忍吗?忍不了的,因为那块地原本是他的,他爹当年修泰陵的时候,就将那块地划给他了。
村子正北有一座大堂房,主要用来每日上香祭拜,而今天早上,正在陆续过来上香的亲王们相遇了,李琮直接跟李琦吵起来了。
因为李琮听说,李琦从长安回来的当天,又去那块好地踩点去了。
那是老子的地!
“长幼不分,我今天就写奏疏,让陛下来评评理,”李琮干脆在堂内坐下,指着李琦道:
“你是越来越放肆了,父皇当年给我的地,你都敢抢。”
李琦也一屁股坐在对面,道:
“父皇与贞顺皇后居于主墓,大家倒是说一说,主陪不是我,还能是谁?陪在父皇身边,是我的阿娘,不是你的阿娘。”
他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武惠妃与基哥可是合葬的,那么皇后之子身份自然是要超出其他人。
见到两人斗嘴,其他人也是纷纷停下,围坐在堂内开始劝解。
武庆一直都带人守着李琩的两个儿子,长子李佶是杨绛和郭淑的两个贴身女婢在带着,次子李仁韦妮儿带着。
宁王一家百日过后,已经不在这里了,回去给他爹宁王继续守陵了。
当下也就是宗正寺一些官员仍留在这里主持局面。
“有些东西,你不能争,长兄为大,排行早已论了辈儿,你都排二十一了,怎么能居主陪呢?”荣王李琬也是接受不了李琦的这一举动,在他看来极为荒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