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早朝逸事-《盛唐剑圣》
            
            
            
                
    第(2/3)页
    即便是李隆基的近侍,王毛仲也不放过。
    高力士、杨思勖这样级别的宦官也给他骂过,以至于两人见到王毛仲都要退让三分,尽量不与之对上。
    王毛仲对此也是沾沾自喜。
    可现在他发现高力士不知不觉声望已经在他之上,一个他看不起的阉竖,竟然爬在了他的头上。
    王毛仲实在心有不甘,比不过战功彪炳的裴旻认了,比不过一个太监?
    王毛仲此次是下定决心,要往上冲一冲,他看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意图将现在的兵部尚书韩瑜挤掉。
    对此他有全盘计划,先投其所好,帮着李隆基将此封禅做大,讨得欢心之后,再向李隆基开口索要兵部尚书。
    果然如重文武所想一样,这朝会一开。
    话题立刻围绕封禅之展开……
    王毛仲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夸夸其谈,引经论道,将自己重金请大儒所写且背了一整晚的文章,一字不漏的念了出来。
    好一番大道理,说得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王毛仲竟然口若悬河的说出了这番大道理,就跟太阳从西方出来一样稀奇。
    百官看着李隆基的反应,心底不由的打鼓。
    察言观色是官场必备技能,李隆基前些日子的表现不难看出,这位君王的本意是冲着大张旗鼓的弄一次的,只是劝说的人太多,一时半会儿没有定下来。
    而今他的态度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脸上没有半点的表情呈现一股犹豫,半晌道:“此事无需再提了,朕昨夜想了一宿,忽然念及我朝太宗皇帝的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感天下黎民艰辛,而今九州方定,百姓刚刚过上富足生活。朕不忍心因封禅一事而伤民之利……此次封禅,无须铺张。无畏的排场能简则简。朕以诚心报天之功,是为天下苍生祈福,而不是炫富于世。无需再论!”
    大义炳然的一番话,说的满朝文武大感惭愧,纷纷拜道:“陛下心系苍生,贤德圣明,我大唐必定昌隆万胜……”
    王毛仲傻站着,一脸的茫然,外加欲哭无泪。
    李隆基见百官反应激烈,也知裴旻所言不虚。此事传扬出去,天下百姓,谁不念他李隆基的好?
    唯有宋璟、张说这类人明白真正的缘由。
    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位皇帝了,这根本不是他性格干的事情,定是有人说服了他。
    这个人是谁,以他们的才智,根本不用去猜。
    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句:“裴公智勇仁德,天下无对。”
    第(2/3)页